首页 > 高校思政 > 正文

从伟大抗战精神中汲取前行力量:青年学子共上“大思政课”(一)

2025-09-05 14:22:56 来源:未来网

编者按:2025年9月3日上午,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在北京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高校师生通过多种形式积极收听收看大会盛况,接受了一堂以“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开创未来”为主题的爱国主义教育“大思政课”,未来网高校频道精编了高校师生的观后感。

2025年9月3日,成都体育学院2025级博士研究生邹敬园在北京天安门观礼台现场。(本人供图)

成都体育学院2025级博士研究生、两届奥运会体操双杠冠军邹敬园:

怀着无比激动与感恩的心情,我收到了这份沉甸甸的邀请。阅兵式上,铿锵的步伐踏响强国节拍,先进的装备彰显大国力量,每一幕都让我深刻感受到祖国的强大与荣光。我明白抗战胜利来之不易,革命前辈留下的精神鼓舞着我们这代年轻人,爱国情怀、民族气节、英雄气概和必胜的信念,这些都是实现民族复兴的精神动力。

作为一名中国运动员,我将始终牢记听党话、跟党走,我将把今天的感动与震撼,转化为训练中每一个动作的极致追求,以更高的难度、更稳的发挥,让五星红旗在国际赛场上一次次升起,告慰先烈,报效祖国!以更严苛的标准突破自我!

2025年9月3日,东南大学学生集中收看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校方供图)

东南大学网络空间安全学院博士生李盛:

网络空间部队、信息支援部队首次在阅兵式上亮相阅兵场,这意味着信息化、智能化是未来战争的核心。作为一名专攻网络安全的博士生党员,我将以“为国铸盾”的信念,聚焦“卡脖子”技术难题,为筑牢国家网络安全的“数字长城”贡献自己的青春和智慧,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武汉理工大学交通与物流工程学院学生糟钰:

作为一名退役大学生士兵,观看完阅兵,眼眶几度湿润。那是源自内心最真实的激动与自豪。喀什的风、昆仑的雪、边关的月,那段迷彩青春如电影画面般一帧帧重现,照映着我立志报国、建功边疆的赤子情怀。作为青年学子,我们要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怀抱梦想又脚踏实地,敢想敢为亦善作善成,勇于担当更贵于笃行,立志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持续注入澎湃不息的青春动能。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空间科学与技术学院硕士研究生王明月:

今天我怀着无比崇敬与激动的心情观看了纪念抗战胜利80周年的阅兵盛典。45个方队按照实战化、模块化、体系化编组,迈着铿锵有力的步伐依次通过天安门广场,让我深切感受到祖国的繁荣发展。作为空间科学与技术学院的学生,我将把爱国之情转化为科研报国的实际行动,聚焦空间探测仪器创新,攻克探测精度难题,提升空天感知能力,以专业之为守好空天防线,将青春智慧融入航天强国的伟大征程,以不断的探索与创新,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力量。

上海电力大学电气工程学院研究生马新然:

八十载沧桑巨变,从救亡图存到伟大复兴,先辈的牺牲奉献换来了今日的国泰民安。作为一名研究生,我更加深刻地认识到,国家的强大与能源电力安全、科技自立自强密不可分。我将铭记历史,继承先烈遗志,将个人的科研学习与国家发展需求紧密结合,为祖国的繁荣稳定贡献自己的专业力量,传承和弘扬伟大抗战精神,踔厉奋发、勇毅前行,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而团结奋斗!

西南交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本科生王方仕:

天安门广场上铿锵有力的步伐声仍在耳畔回响,受阅将士们坚毅的目光深深刻印在心间。作为一名青年志愿者,在志愿服务中,我探访过革命老战士,他们的故事感染着我,我在志愿服务中的点点滴滴,是用实际行动诠释爱国情怀,我们用青春爱心为强国建设添砖加瓦。我将把对先辈的敬仰、对祖国的热爱,转化为服务社会、助力民族复兴的具体行动,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力量。

云南大学历史与档案学院硕士研究生袁诗睿:

我深知历史不是冰冷的文字,而是有温度的民族记忆。我们不仅要保存这些历史见证,更要解读其中的精神密码,让伟大抗战精神在新时代绽放光芒,以青春之我、奋斗之我,为民族复兴铺路架桥,为强国建设添砖加瓦。

2025年9月3日,华侨大学学生集中收看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校方供图)

华侨大学文学院研究生刘静:

现场军乐团演奏的《松花江上》《保卫黄河》等经典曲目,将我拉回那个无数中华儿女用血肉之躯筑起钢铁长城的年代。我将继续弘扬伟大抗战精神,团结港澳台侨学生共同捍卫民族尊严和荣誉,向世界展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共同维护世界和平的决心和担当。

嘉兴大学商学院研究生郑佳卉:

烽火硝烟虽已远,精神丰碑永不朽。老兵坚毅的眼神诉说着民族的不屈,受阅官兵铿锵的步伐丈量着伟大复兴的征程。阅兵扬国威,青年当自强。作为新时代青年,我们当以史为镜,汲取精神养分,让爱国情怀成为青春底色,在新时代的伟大征程上书写我们这一代的青春答卷。

安徽信息工程学院通识教育与外国语学院学生徐存露:

看那先进的武器装备,彰显着我国在军事科技领域的飞速发展;听那激昂的口号声,传递出军人的热血与忠诚。这让我深刻感受到祖国的强大,为自己身为华夏儿女而无比自豪。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我们有责任继承和发扬先辈们的爱国主义精神,为国家的繁荣富强贡献自己的力量。(策划:赵莹)

作者: 编辑:耿玥

中央新闻网站  专注青少年领域

版权所有:未来网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5108号 京ICP备17024435号-6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