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高校动态 > 正文

四川文理学院推进“三全育人”模式改革

2018-08-09 16:22:22 来源:未来网
  未来网高校频道8月9日电(记者 耿玥 通讯员 姜仕华)中共中央、国务院、教育部为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先后制定了《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工作基本要求》等系列规范性文件,对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三全育人”改革作出全面部署并提出新要求新任务新希望,四川文理学院紧密结合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改革发展形势,全面推进“三全育人”模式改革创新,不断开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新局面,探索人才培养新模式,学校现已被立项建设为省级教育体制机制改革试点单位。   一、坚持立德树人为核心,推动“三全育人”改革落地落实   大学是立德树人、培养人才的地方,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是高校的根本任务。学校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三全育人”改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持续用力,着力推动各项改革举措落地落实,夯实人才培养的基础工程、固本工程和铸魂工程,增强创新发展的核心动力。   加强党员干部队伍建设,发挥模范引领作用。党员干部是学校改革发展的中坚力量,是构建高校良好政治生态的核心。学校党委狠抓基层党组织建设,全面推进从严治党,深入推进“两学一做”常态化制度化,不断创新和改进党委中心组学习形式,夯实党员干部的理想信念。学校根据上级党委要求认真落实年度党建工作重点任务,建立健全党员干部教育培养、选拨任用、谈心谈话、监督督查、党风廉政、述职述廉等各项制度,坚持制度管人管事,全面推进制度治党、依规管党,切实筑牢党员干部的“四个意识”,着力把广大党员干部锻造成为具有开拓进取精神、推动学校改革的中坚力量,使广大党员干部在青年学生中发挥引领带动作用。   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发挥行为示范作用。教师是学校改革发展的主力军,直接关系着高等教育事业的兴衰成败。学校坚持把师德师风建设作为第一标准常住不懈,把师德师风作为教师选拔聘用的基本标准和规范全面融入人才引进、课题申报、职称评审、职务晋升和考核评价各环节,实施师德建设“一票否决制”,引导教师自觉做到教书和育人、言传和身教、潜心问道和关注社会、学术自由和学术规范相统一,争做“四有”好老师。学校还深入实施校内外“双向挂职计划”,建立新任教师培训制度和入职宣誓制度,强化教师思想政治工作,全面推进“双师双能”型高素质教师队伍建设,组织开展“教学名师”“我最喜爱的教师”评选活动,使优秀教师的德道学识和人格魅力在学生中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加强理念创新,引导青年学生成长成才。青年学生承担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责任,是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强大生力军。学校思想政治工作把学生成长成才作为一切工作的根本出发点,不断推进思想政治工作理念创新,深入实施“学生主体、教师主导、环境育人、社会合作”的“四圆同心”办学思路,全面深化知识结构模块化、理论实践融合化、教学服务信息化、考核评价常态化“四化一体”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健全课程、科研、实践、文化、网络、心理、管理、服务、资助、组织“十大育人”体系。坚持把“推荐优秀团员作为入党积极分子人选”作为发展学生党员的重要渠道和方式,大力实施青年马克思主义培养工程,办好办活“文理”团校,优化班会、团会等阵地建设、机制建设和实效性建,提升思想政治工作活力。   二、加强阵地建设,夯实“三全育人”改革基础   思想政治工作阵地是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场域。学校不断优化和建立完善课堂、校园文化和实践育人基地,拓展思想政治工作场域,着力提升思想政治工作的亲和力、吸引力、教育力和感染力。   加强主阵地建设,提升课堂育人质量。课堂是育人的主阵地、主载体。学校紧密结合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发展要求,将思想政治理论课全部纳入本、专科教学计划和课程设置,在本科和专科学生的不同学期分别开设思想政治理论课各门课程,使课程设置更加符合学生认识特点和规定的学时学分要求。按照“配方”先进、“工艺”精湛、“包装”时尚的要求不断推进教学方法和手段改革创新,深入实施思想政治理论课“N+1”课堂教学改革,通过感人故事分享分、品朗读会、艺术作品设计与创作展示等形式不断丰富“1”的内容和形式,建立思想政治理论课听课全覆盖和课堂教学状况年度报告制度,完善课程设置管理制度,合理设置教学规模,加强教学过程监控和质量监管,严格落实课时规定,着力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教学质量。   加强文化阵地建设,构建立体化育人机制。文化育人的本质在于以其蕴含的正向价值教化人,实现以文化人。学校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校园文化建设,充分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区域红色历史文化资源,打造“书香文理”校园文化景观。校园文化活动是青年学生展示自我、追逐梦想的舞台。学校不断优化和创设校园文化活动载体,培育和打造“大学生艺术节”“校园歌手大赛”“社团文化节”等品牌文化活动载体,利用重要节日和时间节点组织开展经典红歌和校歌传唱活动;创设“秦巴讲坛”、双月“学生·校长”座谈会、单月“教师·校长”座谈会以及“名师有约”等活动载体,搭建和丰富学生充分展示专业知识技能和个性才华的广阔舞台,以及参与学校民主管理的渠道和形式。   加强实践基地建设,丰富育人形式。学校先后与省内外数百家党政机关、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事业单位合作共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专业实践教育基地,充分利用重要历史事件、重大纪念日开展主题教育和社会调查,引导青年大学生把理论学习与实践教育和意志锤炼结合起来。学校深入实施四年递进式创新创业培养计划,构建起了“素质教育、专业教育、实践教育”三位一体的创新创业教育新体系,与省内外知名企业共建校外创新创业基地,建立大学生创新创业园区,聘请企业优秀管理人员和创业导师60多人指导大学生创新创业,鼓励学生申报国家、省级创新创业项目并进行经费配套,并通过制度驱动、课程带动、载体牵动、赛事推动等形式努力造就“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生力军,引导青年学生把个人成长追求与祖国发展结合起来,培养造就适应创新型国家建设需要的高水平创新人才。   三、健全考评运行机制,激发“三全育人”改革活力   建立健全科学有效的考评运行机制是激发思想政治工作内生活力的源泉。学校多形式推进考评运行机制建设,把思想政治工作成效全面纳入职务晋升、职称评定、绩效分配等方面,着力营造人人乐于从事思想政治工作的浓厚丰富。   学校党委在年初时分别与二级部门签订党建和意识形态工作、思想政治工作、党风廉政建设责任书,在年终时,集中召开一次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考核专题会议,学校党委班子成员、党总支书记分别就抓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进行述职述责述廉,参会全体人员对其进行民主测评,并将测评结果纳入干部评优评先范畴。   学校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教学质量进行综合评价,在教师职务晋升、职称评聘、绩效考核、绩效工资分配中体现和运用评价结果,引导教师将更多时间和精力投入到教学中;对从事思想政治工作的专职辅导员、党群部门工作人员、学工系统工作人员实行专业职称计划单列、标准单设、单独评审,对专职辅导员还建立了职级晋升机制。学校还将思想政治工作人员发表在中央新闻网站、国内主要门户网站的优秀互联网文化成果纳入职称评审和科研奖励体系。   学校着力构建以人为本的思想政治理论课考核评级体系,建立思想政治理论课试题库,实时充实和更新考核内容,注重考查学生综合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探索实施“在线考试”和“一科多考”,使学生变“为考而学”为“为学而考”,打破“一考定终生”的传统人才评价模式,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成绩优秀的学生,优先纳入入党积极分子培养计划,优先参加党校学习。   学校还积极推进思想政治工作协同创新,探索构建网络载体与传统阵地、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线上与线下协同融合发展的工作机制,着力推动思想政治工作形成“大教育”格局,实现均衡协调发展和创新发展,全面改进和提高“三全育人”的形式和方式,积极促进学校特色发展优势发展。
作者: 编辑:张程

中央新闻网站  专注青少年领域

版权所有:未来网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5108号 京ICP备17024435号-6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