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3日,安徽信息工程学院第二届汇川生态链“汇英班”结业仪式暨校企实习双选会在学校举行。本次活动以“产教融合育英才,协同创新促发展”为主题,旨在深化校企合作,推动智能制造领域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育,为区域产业升级注入新动能。安徽信息工程学院校长吴敏、校长助理马利祥、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副院长刘蕾、院长助理张松林,汇川技术人才发展总监刘阳、汇英行动运营主管徐嘉欣出席仪式,仪式由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副书记华静主持。来自汇川生态链17家行业领军企业的代表、40名结业学员及师生代表共同见证这一重要时刻。
仪式伊始,吴敏发表致辞。他代表学校向顺利完成“汇英班”课程学习的40名学员表示热烈祝贺,并向60天来辛勤付出的企业工程师与校内导师致以诚挚感谢。吴敏指出,学校始终立足区域经济发展需求,将“工程能力、产品意识、创新精神”作为人才培养核心目标,与汇川技术深度合作的“汇英行动”,正是学校探索产教融合新模式的关键实践。他强调,通过“理论+实训+项目实战”三阶递进培养模式,学员们不仅掌握了企业真实项目开发技能,更在“过程性考核+项目答辩+岗位胜任力评估”的多元评价机制中实现了能力跃升。吴敏呼吁各合作企业继续支持教育教学改革,共同构建“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发展共赢”的校企合作生态。
随后,汇川技术人才发展总监刘阳详细介绍了“汇英行动”的实施成果与双选会流程安排。他表示,本届“汇英班”以企业技术标准为引领,通过“企业化管理+学业导师制”双轨模式,实现了人才培养与企业需求的精准对接。
结业仪式后,校企实习双选会正式启动。17家企业提供涵盖自动化研发、智能制造、工业控制等领域共计60个岗位,学员们凭借扎实的专业技能和项目经验,获得企业高度认可。经过深度洽谈,34名学员完成现场签约,签约率达85%。企业代表纷纷表示,“汇英班”学员展现出的工程实践能力和职业素养,充分体现了产教融合的育人成效。
作为安徽信息工程学院与汇川技术联合打造的产教融合品牌项目,“汇英行动”自2024年启动以来,始终聚焦智能制造领域人才缺口。第二届“汇英班”由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牵头实施,课程体系深度融合企业技术标准与学院教学资源,学员在项目实战中参与企业真实案例开发。项目创新引入企业导师评分权重,构建了“教学-实践-就业”全链条育人机制,为区域智能制造产业输送了一批“即插即用”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据介绍,此次结业仪式暨双选会的成功举办,标志着安徽信息工程学院在校企协同育人领域迈出坚实步伐。该校将持续以“汇英行动”为载体,探索“招生-培养-就业”一体化合作模式,联合汇川技术等龙头企业共建产业学院,推动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深度融合,为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智力支撑。(通讯员:程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