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0日,第七届智能教育论坛暨中国教育技术协会智能教育专业委员会首届学术年会在合肥成功举办。本次论坛以“应变 转型 跃升·智能时代的教师发展”为主题,聚焦人工智能时代教师角色转型与能力提升,吸引了全国教育界专家、高校领导及骨干教师、人工智能企业代表共襄盛举。值得关注的是,论坛期间正式启动了“人工智能+高等教育”能力框架研制工作,标志着我国高校教师人工智能素养培养迈入系统化、规模化新阶段。
启动仪式上,安徽信息工程学院副校长汪忠国详细介绍了能力框架的预期成效:一是实现教师AI能力的提升,掌握AI辅助备课、个性化学习方案设计能力及伦理规范;二是推动建成AI赋能的“全过程交互式在线教学平台”或“虚拟实验教学系统”,重构“AI+课堂”新型教学模式;三是构建覆盖教学、管理、评价的AI资源库,制定行业标准,降低技术使用门槛,使高校教师能熟练应用AI工具开展日常教学。
人工智能能力框架不仅关注技术赋能,更强调教师从“技术使用者”向“创新设计者”的角色转变。此次论坛的成功举办,标志着我国高等教育领域人工智能应用进入标准化发展阶段。正如主办方所言:“当AI成为教育变革的新引擎,教师的专业成长将决定这场变革的深度与温度。”未来,随着更多高校加入AI教育设计师行列,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所倡导的“智能化、个性化、终身化”愿景正加速落地。(通讯员:沈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