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日,由北京青年政治学院、北京青少年教育与发展研究基地、同方知网数字科技有限公司联合举办的第二届“教育强国与未来教育”论坛在北京青年政治学院成功举行。论坛以“教育强国与未来教育2025:优质·均衡·智能”为主题,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来自教育行政部门、大中小学、科研院所及企业的300余人现场参会,超2万人次线上参会。

开幕式上,北京青年政治学院党委书记杨志成、教育部职业教育发展中心副主任李静波、同方知网数字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张宏伟致辞。北京青年政治学院院长乔东亮主持开幕式。
杨志成指出,论坛是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的重要学术平台,聚焦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城乡教育一体化建设与人工智能赋能教育实践,服务教育强国建设,彰显了北京青年政治学院“政治、青年、人文”特色。近年来,学院持续深化对未来教育的前瞻研究,加强“智库”建设,为推动首都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提供理论支撑与实践路径。
李静波指出,职业教育是建设教育强国的重要支柱,必须坚持以结构优化提升质量、以产教融合增强动能、以模式创新提升水平、以队伍建设强化保障,加快构建“中高本”纵向贯通、产教横向融通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培养更多高技能人才。
张宏伟指出,人工智能是推动未来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力量,同方知网将持续打造智能教育应用标杆,助力构建优质、均衡、智能的未来教育体系,为加快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建设贡献力量。
开幕式上,“中小学生社会大课堂资源单位”正式揭牌,“知网研学基教平台”同步发布,标志着学院在服务基础教育、推动资源共建共享方面迈出坚实步伐。
主论坛上六位专家围绕“优质·均衡·智能”主题作主旨报告。北京师范大学职业与成人教育研究所所长和震教授系统阐释了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战略目标与实施路径;东北师范大学副校长邬志辉教授聚焦乡村教育振兴,探讨教育的时代使命;北京市平谷区教委主任王宇分享了区域推进人工智能赋能教育、助力城乡均衡的“平谷实践”;首都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副院长乔爱玲教授从政策、技术与实践层面分析了人工智能推动教学模式变革与教育实践创新的路径;同方知网数字科技有限公司研学平台产品部副总经理李国战介绍了人工智能时代教科研智能化转型探索与实践案例;北京科技职业大学朱青松教授从专业群建设角度,分享了服务智能网联汽车产业的教育实践。北京青年政治学院副院长叶向红主持主论坛。
论坛设置三场平行论坛,分别围绕“面向2035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面向2035城乡教育一体化”“面向2035人工智能赋能教育实践”展开深入交流。与会嘉宾结合实践案例,探讨了专业群建设、城乡资源统筹、AI融合教学等热点议题,形成共识与建议。
“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分论坛聚焦“新双高”专业群建设,6位职业院校专业负责人分享了在服务国家战略与区域产业需求、深化产教融合等方面的实践探索;“城乡教育一体化”分论坛围绕城乡教育资源统筹、集团化办学、师资共享等议题,探讨了推动教育均衡发展的多元路径;“人工智能赋能教育”分论坛聚焦人工智能技术在课堂教学、教研创新、教育管理等方面的应用场景,展示了技术赋能教育现代化的前沿实践。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职业教育研究所研究员王春燕、北京师范大学张生教授、北京教育学院信息科技教育学院副院长胡淑均、北京青年政治学院信息中心主任石刚等作为嘉宾进行点评。
据介绍,此次论坛搭建了跨界交流、协同创新的重要桥梁,北京青年政治学院积极整合资源,推动学术研究与实践探索深度融合,为构建高质量教育体系、建设教育强国贡献智慧与力量,为未来教育优质、均衡、智能发展注入了新活力。论坛由《北京青年研究》编辑部、北京华夏人口与社会发展研究所、北京职业教育与人文北京研究中心提供支持,“中国教师报视频号”同步直播。(通讯员:李雯 蔡宁)
版权所有:未来网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25711号 京ICP备17024435号-6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