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大连财经学院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致力培养德才兼备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全体教师躬耕育人,启智润心,以粉笔为帆,领航知识瀚海;用讲台为田,根植报国苗圃;秉真情作灯,点亮青春之光。他们厚植教育情怀,涵养精神之根,以高尚师德和扎实学识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于科秀,该校会计学院会计系主任,主要承担《成本会计》《税务会计》等课程的教学工作。作为一位充满热情与奉献精神的青年教育工作者,她以赤诚之心践行教育初心,用专业与热忱书写新时代“四有”好老师的典范担当。
坚守信仰,做红色基因的播种者
作为拥有15年党龄的中共党员,于科秀始终将“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镌刻在灵魂深处,把时代精神融入专业教学,让知识传递与价值引领同频共振。在《税法》课程讲解增值税改革时,她结合国家减税降费政策,引导学生理解“税收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的深刻内涵;在分析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时,她组织学生计算家庭税收优惠,在数字变化中感受民生温度。她用一个个精心设计的教学环节,在青年学子心中播撒爱党爱国的种子。
在课程思政建设方面,她积极参与教学改革实践。作为主要成员参与的“网中网”杯本科院校课程思政教学设计大赛,获得了国家团队二等奖;她所在的教学团队也获评省级课程思政示范项目,诠释了新时代教师的育人使命与担当。
以德润心,做立德树人的践行者
经师易得,人师难求。于科秀以行动诠释这一古训。面对内向学生,她坚持每日课后十分钟谈心,以倾听替代说教,搭建心灵桥梁;对已毕业的学子,她始终保持关注,当毕业生遭遇会计实务难题时,她利用休息时间查阅资料、咨询同行,给予专业指导,这份超越课堂的关怀让毕业生感慨:“她不仅传授知识,更传递终身学习的职业态度。”竞赛备战时,她将办公室化为备战室,从案例分析到模拟答辩全程陪伴,用“勇气重于结果”的鼓励重塑学生自信,带领团队斩获多项竞赛的国家级奖项、省级奖项。面对论文困境的学生,她耐心查找资料、梳理思路,助其突破迷茫,连续两年获评学校“优秀毕业论文指导教师”。
这种亦师亦友的陪伴,让教育有了温度,她用专业与热忱,在学业指导与人生引航间架起桥梁。
精进不休,做终身学习的践行者
作为青年教师,于科秀始终保持“本领恐慌”的危机感。工作之余,她系统研读会计专业的核心期刊,办公室的书架上摆满了专业书籍和读书笔记。为提升教学水平,她积极参加各种讲座和培训,并考取东北财经大学会计学博士研究生进行深造,用实际行动诠释“要给学生一碗水,自己要有一潭活水”。同时,她还积极参与学术交流,在《商业经济研究》《财会通讯》等核心期刊发表论文多篇,主持参与多项省级课题项目。
在教学改革实践中,于科秀深刻认识到专业竞赛对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重要价值。她将竞赛指导与课堂教学深度融合,形成“课赛融通”的人才培养模式。在指导学生参加“全国本科院校纳税风险管控案例大赛”期间,将与学生共同开发的纳税风险案例库用于《税务筹划》课程教学;指导学生参加“大学生智慧税务大赛”时,带领学生实现了全国本科组三等奖的突破,并将智慧税务前沿技术融入《税务会计》课程教学改革。这些成绩的取得,不仅是她将教学成果转化为实践能力的生动体现,更是她坚持“以赛促学、以赛促教”理念的丰硕成果。
没有惊天动地的伟业,有的只是对教育事业的执着坚守;没有气壮山河的豪言,有的只是对学生成长的默默守望。于科秀用实际行动证明,在教育的沃土上,青年教师同样可以书写精彩的育人篇章。她的故事,正是新时代高校青年教师坚守教育初心、勇担育人使命的生动写照。(通讯员:会计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