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高校风采 > 正文

立身为公 学以致用——延安大学

2021-01-29 10:26:58 来源:未来网

  延安大学是毛泽东同志亲自命名、中国共产党创办的第一所综合性大学。现为陕西省人民政府与教育部共建大学、陕西省高水平建设大学、陕西省一本招生院校。

  1941年,中共中央政治局决定将陕北公学、中国女子大学、泽东青年干部学校合并成立延安大学,吴玉章任校长。之后,延安鲁迅艺术文学院、自然科学院、民族学院、新文字干部学校、行政学院等相继并入。1947年延安大学部分师生远赴东北、华北、西北各地办学。1958年7月,陕西省人民政府决定重建延安大学。1998年延安医学院、延安市人民医院与延安大学合并成立新的延安大学,被列为陕西省省属重点大学。2005年学校被列为陕西省人民政府与教育部共建延安大学,2011年被列为陕西省高水平建设大学。

  建校80多年来,学校的发展受到历代党和国家领导及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和亲切关怀。

  学校现有本科生16206人,硕士研究生2605人,教职工1596人,专任教师965人;设有17个二级学院、1个独立学院和11所附属医院,16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61个本科专业,6个省级优势和特色学科,2个省级一流学科,9个专业学位授权类别,1个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1个国家旅游局红色旅游创新发展研究基地,14个省部级科研平台,2个省级创新团队,6个院士工作站。

  学校组织实施了本科教学“四工程两计划”,13个本科专业被列为国家级、省级“一流专业”,设立了445门课堂教学改革项目、313项资政育人项目,学生获得各类学科竞赛1300多项,国家级、省级大创项目620多项,本科生一次性就业率保持在90%以上,选调生考录、援疆、援藏、应征入伍等名列全省前茅。

  学校坚持以学科建设统筹学校各项工作,制定了《“一流学科”建设中长期发展规划》和博士点培育学科建设规划,重点打造了马克思主义理论、政治学、化学工程与技术、生态学、中国语言文学、基础医学等优势特色学科。

  学校组织实施“科学研究攀登计划”“科研创新团队建设工程”“科研平台建设工程”,教师承担国家和省级科研项目415项,获省部级科研成果20多项;发表论文5520篇,其中四大检索收录457篇;出版著作、教材300余部、授权专利500多件。

  学校组织实施“高层次人才引育计划”“教师能力提升计划”,特聘全国知名专家20多人,引培博士350人,在读博士100多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2人,全国优秀教师5人,黄大年式教师团队1个,17人获评“陕西省教学名师”,入选各类省级人才42人,5人入选2018-2022年教育部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

  学校先后实施了人事分配制度改革、职称评审制度改革、校院两级管理体制改革、后勤管理制度改革、医教协同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办学的活力和动力得到进一步激发。

  学校深化开放办学,组织实施“一院一校对口支援工程”“校友资源建设工程”,与宜兴市人民政府、浙江大学、佛山科学技术学院、万科公益基金会等30多个单位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与西安市乡村发展公益慈善基金会、北大汇丰商学院联合建立了延安大学乡村发展研究院;与中国人民大学、北京理工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中央音乐学院、中央戏剧学院、中央美术学院、中央民族大学等8所高校成立“延河高校人才培养联盟。学校启动实施了留学生学历教育,开展了“1+2+1双学位项目”等7个类别的学生交流项目,与美国、英国、德国、日本等近20个国家和地区50多所高校建立了校际合作关系,学校被列为国家留学基金委青年骨干教师海外研修项目实施院校、全国来华留学生政府奖学金资格院校、港澳台招生资格院校。

  延安大学是新时代延安精神的传播中心,学校坚持把延安精神作为立校之本,育人之魂,全面推进“一体两翼”延安精神教育。学校依托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培训和研修中心、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全国青少年革命传统教育基地、教育部机关党校培训基地、陕西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陕西省大学生延安精神教育基地等教育基地,创办了“窑洞大学”和“泽东干部学院”,为来自全国各地的20余万名的青年和干部开展了丰富多彩的爱国主义教育活动。

  在中省市的关心支持下,2016年4月22日,学校启动了新校区建设。新校区建筑面积为54万m2,规划建设48栋建筑。目前,新校区基本建成,学校办学条件得到彻底改善。

  当前,学校正在深入落实全国、全省教育大会精神和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关于支持延安大学加快建设的部署要求,按照实现追赶超越“三步走”发展战略,弘扬延安精神,勇于改革创新,奋力推进更有特色、更有水平大学建设,为早日建成特色鲜明、国内知名的高水平教学研究型大学而努力奋斗。

  延安大学校训:立身为公 学以致用

  释义:“立身为公”的两个核心概念是“身”与“公”。“身”的社会学本意是身份,同时隐含人格品质、道德学养等引伸意。具体讲就是通过人格品质、道德学养的修炼,使自身能够成为被社会认可的一种身份或角色。“公”的本意是公共,这在上古和现代社会的话语系统中是相通的,如原始公社、共产主义以及中国士大夫理想中的大同社会均以“公”之本意来立意。在近代社会,“公”字又引伸出了“公平”、“公正”等含义,显示了自我人格与公共社会的一体性联系。创办于1940年的延安大学最早前身学校陕北公学之“公”,融汇了“公”的上述所有含义。

  孔子说“三十而立”,就是我们所谓的“立身”。“立身为公”意思是培养树立“公平”、“公正”、以天下为已任的大公无私品质。这又自然契合了陕北公学的传统。

  “ 学以致用”的核心概念是“学”与“用”。“学”是学习、学业,“用”是实践、运用。“学以致用”,从主观上讲是将学习的目的建立在实际运用的基点上;从客观上讲,是将学到的知识在社会实践中得到充分运用。1944年延安八大院校合并后的延安大学所制定的教育方针是“理论与实际的统一,学与用的一致”。数十年来,延安大学培养的学生走上工作岗位后,社会的普遍评价是有真才实学和实践能力。由此可见,“学以致用”的教育方针已经成了被社会所高度认可的优良传统。

  早在延安大学初创时期,学校就曾提出延大的教育目的“不但在专门技术和知识的获得,且更应注意养成学员的伟大品格。”、“延大不应当只是学科学的学校,也应当是学做人的学校”。其实,德才双馨是所有办教育者超越时间和空间的最根本追求。作为校训,“立身为公 学以致用”既是对延安大学优良传统的继承,同时也体现了教育科学的永恒意义。(来源延安大学)

作者: 编辑:瞿凯侠

中央新闻网站  专注青少年领域

版权所有:未来网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5108号 京ICP备17024435号-6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