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校新闻 > 正文

湖北民族大学毕业生陈娟:扎根基层法务事,青春铸就法治魂

2024-08-26 09:32:25 来源:未来网

  近日,中国教育发展基金会发布2023-2024年度“全国高校毕业生基层就业卓越奖学(教)金”获奖人选,湖北民族大学法学院2014届本科毕业生陈娟入选。

  据悉,“高校毕业生基层就业卓越奖学(教)金”由中国教育发展基金会设立,教育部高校学生司(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司)、教育部学生服务与素质发展中心共同指导,中国长江三峡集团有限公司出资,奖励对象为赴基层就业并做出突出业绩的普通高校毕业生和普通高校指导服务大学生赴基层就业工作有突出贡献的教师,旨在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就业,扎根基层,担当时代责任。

  陈娟,土家族,湖北巴东人,中共党员,研究生学历,2014年毕业于湖北民族大学法学专业,现任巴东县司法局官渡口司法所所长。参加工作10年,她一直奋斗在最艰苦的一线,繁重的工作磨练了她,也培养了她。而她也用踏实敬业、不懈努力的工作态度,一次次超越自我,用汗水描绘了无悔青春奋斗的色彩,为基层司法行政工作贡献着自己的青春力量,全心全意为人民群众服务。

  

  用功奉献基层事业:做司法行政的守护者

  “问问陈娟的意见。”“找陈所长评评理。”……在官渡口镇,有纠纷要调解、有法律问题要咨询,干部群众都会第一时间想到陈娟,她已成为基层司法行政工作的行家里手。而刚参加工作时,陈娟却因不知如何接地气而屡屡碰壁。

  2014年,刚毕业的陈娟到巴东县司法局茶店子司法所工作。让她印象最深的是年近60岁的所长马尚武总是衣着朴素,用一口地道方言接待形形色色的当事人。看着马所长从容、流畅地解答群众各类法律问题,陈娟觉得自己法学专业出身,对这些简单工作定能得心应手。可这种自信被一次当事人的简单询问击垮了。

  那位当事人是一名老人,陈娟想问他老伴儿是否健在,在尝试询问“妻子”“老婆”“爱人”“孩子他妈”“孙子他奶奶”等称呼之后,老人还是不明白陈娟问的是什么。一旁的马所长随口问了一句:“你婆婆儿还在不在?”他连说“在在在”。

  先是不解,后是惭愧,陈娟一下子像霜打了的茄子。马所长语重心长地说:“干工作要接地气,跟老百姓打交道,要用他们习惯的语言方式,同时也要设身处地为他们考虑,为他们服务。”

  所长的话,陈娟记在了心里。

  从此,陈娟梳起精心打理过的卷发,换掉时尚精致的高跟鞋,穿上舒适便捷的运动服,脚踏实地走进田间地头。农忙时帮村民种庄稼,喝当地人爱喝的凉茶,时常与大家聊家常……陈娟一步一个脚印干起基层司法行政工作。

  用心服务管理对象:做规范严谨的司法人

  作为刑罚执行者,陈娟一直在坚持做“特殊群体”的真情引路者。社区矫正和安置帮教是基层司法所的重点工作。九年来,她管理两类重点人1200余人,帮助他们顺利回归社会,无脱管、漏管,成为重点对象的“娘家人”。

  2019年,59岁村民向某因篡改年龄骗取养老保险被判处诈骗罪,入矫后表现良好。陈娟注意到,向某到司法所报到时,脸色一次比一次差,且伴有严重水肿。陈娟询问她的情况时,她只是轻声说“没事、没事”。陈娟不放心,电话联系其家属得知,因被子女责怪,向某十分自责,时常以泪洗面,长期失眠,高血压致头晕摔倒后拒绝就医。

  得知情况后,陈娟立刻带领工作人员来到向某家。看到陈娟,向某止不住流泪,说到子女时更是泣不成声,觉得自己的犯罪行为给子女带来了不好影响,让家人抬不起头。陈娟和同事耐心进行心理疏导,从情、理、法多方面入手,让她放宽心,积极参与社区矫正,乐观面对生活。一个下午过去,向某终于抬起头擦干泪说:“我听你们的。”

  为帮助向某尽快走出阴霾,陈娟帮她预约医生、陪她就诊,每天按时提醒她锻炼身体,并通过微信步数确认其是否下楼散步。经过两个月的坚持,向某终于回归了正常生活。

  一次次热情回应,一次次真情关心,让陈娟和司法所成为社区矫正对象、安置帮教人员的“娘家人”。自参加工作以来,陈娟共帮助解决农民工工资发放、老人养老、重点人员就业就学等民生实事400余件。

  用情化解矛盾纠纷:做公道正派的调解员

  2017年4月,陈娟调任官渡口司法所所长。

  官渡口镇地跨长江南北两岸,辖区共4.2万余人,社情复杂,矛盾纠纷呈现多样性、突发性及调处难度大等特点。在调解过程中,陈娟有被当事人持刀威胁过、有被当事人扣留在现场过、有被劈头盖脸的辱骂过,但她却始终在调解一线、在群众身边。

  2020年,因核桃园村村民张某家中老人身亡后无人办理丧事,陈娟前去调解。张某大声嚷嚷,听不进劝解,陈娟耐着性子安慰张某,等她冷静后,再慢慢给她讲道理,最终让老人入土为安。

  后来,张某又因无法忍受兄弟长期辱骂,双方发生纠纷。这次,张某点名要陈娟出面调解。调解现场,陈娟看到蹲在角落的张某,赶紧扶她坐下,柔声劝慰。陈娟耐心听张某诉说了4个小时,有委屈、有声讨、有怨恨。旁人指责张某不讲理,陈娟则说:“她可能是迫不得已。”

  这句贴心的话语,让张某突然拉过陈娟的手,热泪盈眶地说:“只有你懂。”那一瞬间,陈娟心头一震,明白了老百姓在矛盾纠纷中的难处,只有耐心、细致地处理,才能将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

  后来一段时间,陈娟还成功调解了张某所涉的烟叶损失、机耕道毁坏、山林权属等7起矛盾纠纷。调解结束时,张某拉着陈娟的手,一遍遍说着“谢谢丫头”。

  工作至今,陈娟共参与排查矛盾纠纷400余件,调解案件179件,化解信访积案14件;参与处理非正常死亡事件59件,协议涉及金额达1700余万元。

  作为地方平安护航员,陈娟一直在坚持做“第一道防线”的忠诚守护者。陈娟先后被表彰湖北省司法行政系统先进个人、全国司法行政系统先进工作者。望闻问切,为矛盾开出良方;躬耕基层,守护一方平安。配合党委政府完成乡村振兴、优化营商环境、重大项目协调等中心工作,成为地方发展的“代言人”。

  用爱开展普法工作:做积极热心的法律人

  作为法律工作者,陈娟一直在坚持“法治声音”的忠实传播者。宣扬拿起法律武器,让正义得到伸张;辗转阡陌田间,将法治种子深植群众心间。

  刚参加工作的时候,陈娟的普法材料是若干个经典案例,像课堂上一样,讲法律关系、讲法条,但是辛苦地备课、苦口婆心地讲解,老百姓只是无动于衷地听着。直到陈娟开始分享她的故事,把遇到的纠纷案例化,旁听的老百姓开始频频点头、自发鼓掌,陈娟才确定自己找到了农村普法的门道。

  马家村的讲座是陈娟近千场次中的一次,也是最让她感动的一次。有一个大伯总是站起来鼓掌,结束后立马给陈娟送来热茶,说:“陈所长,没想到你一个丫头,讲得太好啦,我们还没听够。”返程的路上,大伯在路边闲坐,看到陈娟所乘坐的警车,突然站起来,双手伸出大拇指,朝她微笑、点头。

  她累计开展普法宣传300余场次,接待法律咨询1400余人,帮助解决老人养老、重点人员就业就学等民生实事500余件,成为群众维权的“贴心人”,并在2023年被授予了湖北省五四青年奖章。

  初心如磐,使命在肩。陈娟用最美青春扎根基层,怀抱梦想又脚踏实地,敢想敢为又善作善成,始终践行为民服务宗旨,情牵百姓忧,调解千家事,温暖万人心。

  据介绍,湖北民族大学一直以来将大学生就业育人工作摆在突出位置,充分发挥就业育人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的积极作用,始终坚持“立足湖北、面向西部、辐射全国、服务基层”的办学定位,始终践行“为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服务、为国家发展战略服务”的办学宗旨,为武陵山片区培养了一大批“靠得住、用得上、下得去、留得下”的各类专业人才,鼓励毕业生服务新时代国家乡村振兴战略,引导毕业生树立科学的就业观、择业观,扎根基层建功立业。近年来,越来越多民大学子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奔赴基层干事创业,涌现出了一大批基层就业的先进典型。(通讯员:邵泉智)

作者: 编辑:徐静

中央新闻网站  专注青少年领域

版权所有:未来网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5108号 京ICP备17024435号-6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