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动态 > 正文

华侨大学广大教师积极建言学校“十四五”规划

2021-06-11 16:08:11 来源:未来网

  “‘十四五’规划指标体系要具体化,细化为具体的项目和任务;规划的落脚点是实施,任务要落实到具体部门。”“‘十四五’要继续将一流学科建设作为学校发展的龙头,发挥其对服务统战、提高招生培养质量的牵引力。”“‘十四五’办学水平提升关键要落实落地,在管理细节上要做到极致、完善。”韩毅勇、洪俊明、邵传林等老师在学校“十四五”规划座谈会上的发言,引起与会教师强烈共鸣。

  4月8日至6月7日,华侨大学校长吴剑平先后主持召开13场“十四五”规划征求意见座谈会,听取各学院教师的意见建议和发展诉求。226名教师分别参加了座谈会,大家畅所欲言、各抒己见,从不同角度、不同方面提出了500多条富有建设性和启发性的意见建议。

  搭建交流平台 推动学科交叉

  “希望学校经常举办学术沙龙活动,为不同学科教师交流碰撞搭建平台。”“面向青年教师,加大交叉学科研究项目的资助。”“学校缺少文科融合的机制,鼓励多学科融合发展,才能培养出综合型人才。”“成立交叉学科指导委员会,加强政策解读和建设思路指导。”

  “打破学科壁垒,加强学科合作,要在机制保障、利益分配等方面消除老师们的后顾之忧。”“推动中华文化海外传播,实现学科交叉,涉及跨学院授课问题,跨学院课时量认定存在阻力。”

  赵林海、刘甜、陆文迁、王健英、王寅、尹方辰等老师从搭建学科交流平台、完善相关政策机制等方面提出了自己的意见建议。

  加强团队建设 实行兵团作战

  “加强团队建设势在必行,可否考虑实行课题组长责任制,将成绩与绩效分配挂钩,激发大家的危机感。”陈亦琳、饶小平等老师建议整合研究力量、加强团队建设,专注某一行业,专攻某一方向,做出优势和影响力,以此带动学科整体水平提升。肖美添等老师呼吁,完善团队合作机制,帮助青年教师找到适合的团队,尽快确立稳定的研究方向;以团队形式争取校企合作项目,有利于增强话语权、扩大横向合作规模。

  陈鹏军、杨广亮等老师提出,只有解决好团队成员工作量、学术成果认定问题,才有可能推动教师形成团队、抱团发展;要从机制上着手,完善激励政策,提高团队合作的积极性。

  扩大境外生规模 提高培养质量

  张光亚、侯炜、郑琳琳等老师建议,“学校境外生以文科居多,输出类型偏窄。”“应设立更多的境外研究生奖学金,并改善住宿条件,吸引境外本科生留校攻读研究生。”

  郭韧、黄晓瑞等老师认为,“探索境外生通识课程项目化的考核形式,不应局限于论文、考试等传统形式,这样才有助于发挥他们的优势和特长。”“根据境外学生汉语基础水平探索分级培养模式,加强境外生学术写作训练。”

  “加强港澳台高中教育研究,做好课程衔接,避免因知识重复传播降低学生的课堂期待。”“改变入学后就框定在某个专业的做法,建议大一时侧重通识教育,让他们清晰认识每个专业,知道每个专业的基础课要求,进而选择适合自己的专业。”洪晓婷、孙祎妮老师建议。

  发挥第二课堂作用 加强体美劳教育

  王祎老师提出,第二课堂是加强学生德育美育教育的重要阵地,应该有意识地加强这方面的引导。吴燕莉老师建议,发挥美院、音舞学院作用,科学设计境外生艺术类通识选修课程,提高学生审美素养,培养中华文化海外传播的骨干力量。傅联英老师指出,推动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劳动教育不可或缺,目前大学阶段的劳动教育比较缺失,未来应该引起高度重视。黄亨奋老师希望学校加快解决泉州校区老旧体育场馆改造、厦门校区体育场馆不足等问题,更好地满足学生运动需要。

  加强关心关爱 促进青年教师发展

  “建议针对进校3年、5年、10年的教师分别进行成长性、发展性评估,明确不同成长阶段教师的目标导向,完善教师梯队培养的举措。”邹永广、彭程等老师建议。陈钦兰等老师希望,经常开展科研培训,推动与国内国际前沿创新的技术方法相接轨;加强新进教师教学能力培训,聘请教学经验丰富的资深教师开展传帮带,帮助年轻教师站稳讲台,提升课堂教学效果。

  曹霞、徐基中等老师建议,“适当调整‘3+X’政策,出台延期和任务替代方案,改变非升即走的现状。”张红等老师希望,发挥新入职博士作用,短期内不安排教学任务,支持他们集中精力多出科研业绩。

  此外,大家还表达了师资短缺、提高人才待遇、周转房、子女入学等方面的诉求,一致认为学校应“将促进教师发展和成长作为最重要的战略。”

  优化资源配置 改善办学条件

  “工作室是老师们最迫切的需求,也是共同的心声,期待早日结束‘打游击战’的现状。”谢舒逸、祁神军等老师希望学校为老师提供固定工作室,方便备课、研究课题以及促进师生交流、团队交流。

  郑亚捷、罗家旺等老师希望学校能够提升图书馆软硬件建设水平,重视学术资源库建设,加快图书更新速度,探索馆际互借等形式弥补当前不足。

  彭佳林老师建议,加快建设符合人工智能发展需要的高性能机房,改造实验室环境,更好地适应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需要。侯炜老师建议,探索校际实验室合作机制,实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

  老师们的意见建议涉及办学治校各方面,还包括校地合作、下放权力、学风建设、教学改革、智慧校园建设、学生实习、线上教学质量、校园交通安全、导师遴选、学术氛围营造、职称评定、行政办事效率、经费管理等。与会的发规处、人事处、教务处、科技处、社科处、后勤处等相关部门负责人对老师们提出的一些问题进行了回应和解答。

  吴剑平感谢老师们积极建言献策和对学校工作的包容理解。他指出,老师们的思考和建议,进一步增强了学校改革发展的信心,学校“十四五”发展和教育评价改革将认真研究、尽量吸纳。

  吴剑平与老师们交流了学校“十四五”发展的目标和主要思路。一是确立“国内一流、国际上声誉良好的大学”的中长期发展目标,并从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教师队伍、管理服务等方面明确“十四五”时期的具体内涵。二是贯彻“顶天、立地、树人”办学理念,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要,助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落实好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找准学校对国家的主要贡献点。三是落实价值引领、能力培养、知识传授相结合的育人理念,注意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引导学生将个人选择和国家、社会发展需要结合起来。四是明确学科建设重点,坚持有所不为而后有所为,整合多学科力量,在两大领域大力推进学科交叉融合,以点的突破带动办学质量整体提升。五是优化资源配置,“眼睛向上”与“眼睛向外”相结合,通过校地、校企合作积极争取社会资源。六是明确教师队伍是办学的根本保证,根据不同学科特点进行分类评价,支持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的发展。(通讯员:华侨大学张为健)

作者: 编辑:未来网新闻侯智

中央新闻网站  专注青少年领域

版权所有:未来网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5108号 京ICP备17024435号-6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