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动态 > 正文

南京邮电大学波特兰学院学生向世界讲好“天目湖故事”

2022-08-02 14:14:53 来源:未来网

  天目湖的故事,始于1958年的沙河水库开挖,源于1999年的白茶引入,以“沙河奋斗精神”为思想内核,以“茶文化”为内涵底蕴的新时代天目湖人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探索出茶旅融合助推乡村振兴新思路。

  来自南京邮电大学波特兰学院的暑期社会实践团成员,历时5天,寻访沙河水库开挖经历者,访谈村落原住居民,体验茶叶采摘炒制过程,视频连线美国波特兰州立大学师生,“云”参观万亩茶园、“云”体验采茶及品茶工艺,向世界讲好“天目湖故事”,助力溧阳特色白茶产业迈向国际。

  

  三十年治山理水,沙河精神代代传

  87岁的方炳林老先生是沙河水库开发的亲历者,回忆起那段峥嵘岁月,他动情讲道:“1958年9月,我响应党的号召,与成千上万的民工齐上阵,筑坝修渠,建造水库。当时的工作环境很恶劣,起居都在坝上,但想到水库修建的益民利处,我们选择坚持。”“1亿立方庞大的沙河水库,保障了附近6乡的10万亩庄稼旱涝保收,稳产高产”另一位82岁高龄的方锁根老人骄傲地说。

  1992年,沙河水库和大溪水库被命名为天目湖。在沙河奋斗精神的引领下,历代天目湖人践行艰苦奋斗、迎难而上的拼搏精神;务实肯干、为民造福的担当精神;乘风破浪、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先后创成国家5A级景区、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天目湖旅游开发30周年之际,实践团成员走进沙河奋斗精神纪念馆,寻访沙河水库开发亲历者,从斑驳的影像资料和讲述者的只言片语中体悟党的领导下人民群众的伟大力量,立鸿鹄志,做奋斗者。

  二十载白茶深耕,茶旅融合谱新篇

  采摘、萎凋、杀青、理条、整形、提香,独具特色的“六步工艺”注定了天目湖白茶的与众不同。实践团成员置身茶园,腰系背篓,头戴草帽,跟随茶农学习采茶技能,聆听茶叶幼苗的前世今生;在茶厂车间,参观厂房设备,炒制新鲜白茶,了解白茶生物科技发展进程;漫步桂林村落,观山清水秀,民宿成排,感受新农村建设成果。

  “我们天目湖的土壤含硒量高,生态环境好,生产的茶叶口感好,味道好。”“政府对茶农很贴心,遇到特大干旱时,政府给我们补贴;疫情期间,找不到采茶工,政府帮忙解决;销售方面,政府也在积极帮忙开拓销路。”桂林村村民如是说道。依托白茶产业、自然山水和生态旅游资源优势,天目湖镇着力探索以茶文化为核心内涵的“代入式”旅游新模式,建设集白茶产业、茶艺文化、茶道养生、茶园休闲、茶叶交易为一体的全国生态茶园创意体验区。

  “在我看来一片茶叶带动一方产业,是对‘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最佳诠释。20多年来,天目湖作为‘特色白茶之乡’坚持依托良好生态底蕴大力发展茶产业,茶产业的蓬勃发展又催生了茶旅经济。‘以茶兴旅,以旅促茶’它们两者是相辅相成的。”江苏大敬茶叶有限公司创始人周旭恺信心满满地说。做天目湖白茶走向世界的守护者、创新者和推动者,是周旭恺的初心,也是所有天目湖茶农的奋斗动力。

  半小时“云端”交流,隔空品茗新体验

  “I’m so impressed by what you showed to us.”来自美国波特兰州立大学的Dennis老师在大洋彼岸通过ZOOM视频实时点赞实践团成员本次白茶文化展示活动。为了全方位生动展示天目湖白茶文化,实践团成员周密部署,提前谋划,分设主会场、分会场。踩点万亩茶园,确定拍摄角度,熟稔采茶技能,推敲茶艺展示,将天目湖的馥郁茶香远程传递。

  “在现代化社会的今天,国人对茶制品的研究逐渐深入,以茶为底的奶茶深受国人喜爱,原味萃取小分子活茶更是快节奏生活背景下养生养心的创新产品。”朱姝婷同学对现代茶衍生品的详细介绍令外国友人惊喜连连。看到Julia老师视频分享的家中琳琅满目的茶具时,实践团成员深受触动,更加理解了“茶文化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这句话的深刻含义。

  沙河奋斗精神是天目湖人的根与魂。实践团成员在实践过程中学习体验,融会贯通,并以实际行动巩固深化学习成果,拍摄视频短片《天目湖故事》,向世界讲好天目湖故事,践行新时代青年使命担当。(通讯员:南京邮电大学 王振宁)

作者: 编辑:未来网新闻侯智

中央新闻网站  专注青少年领域

版权所有:未来网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5108号 京ICP备17024435号-6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