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清华新闻 > 正文

清华大学成立碳中和研究院 服务国家“双碳”战略

2021-09-24 14:22:14 来源:未来网

  未来网高校频道9月24日讯(记者 杨子健 通讯员 吕婷 李派 曹文鹏)9月22日,清华大学正式成立碳中和研究院。据介绍,碳中和研究院的成立,是清华大学在110周年校庆后的一项重要战略举措,是学校主动抓住工科战略转型重大机遇的积极作为,是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深入贯彻国家关于碳达峰、碳中和的重大战略部署,发挥一流大学在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实现碳中和基础理论与关键技术突破等方面创新引领作用的责任担当,也是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全球可持续发展贡献智慧与力量的重要举措。

  清华大学党委书记陈旭宣读成立决议并表示,希望碳中和研究院紧紧围绕“双碳”目标,面向国际学术前沿,在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服务碳中和主战场与关键技术突破等方面积极发挥作用,整合相关学科优势和特色,促进跨学科交叉融合,实现多院系、多学科联合创新,实现原始重大基础理论突破,协同打造低碳、零碳、负碳等颠覆性的共性核心技术,坚守立德树人初心,推动碳中和相关学科建设和高层次人才培养,力争成为一个有清华特色、服务国家“双碳”目标、有国际影响力的研究机构。

  清华大学校长邱勇在讲话中强调,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一场硬仗、是一场大考,需要付出极其艰巨的努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是必不可少的关键力量。只有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坚持走自主创新之路,才能在这场严峻考验中交出一份合格的答卷。在如此重大的国家战略部署面前,大学不可缺席,清华一定主动担当。清华大学已经做好了准备,清华成立碳中和研究院,最重要的基础是已有的多学科优势,以及已经取得的一批自主的、具有国内国际领先水平的创新成果,清华大学要以良好的学科优势、丰富的技术储备尤其是硬核技术去支撑国家“双碳”战略实施。

  邱勇说,“虽有智慧,不如乘势。”我们要做到察势而明,还要做到因势而谋,更要做到乘势而上。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前所未有的挑战,也是前所未有的机遇。对于清华来说,是继续保持与强化工科优势、促进相关工程学科战略转型的重大机遇,是有效发挥综合学科优势、实现国际引领的重大机遇,是认真践行清华人使命担当,服务国家战略、增进人类福祉的重大机遇。邱勇要求,碳中和研究院要贯彻新理念、探索新机制,一是要着力打造高水平技术创新平台,主动面向全球低碳转型发展的重大科学问题和国家重大需求,推动多学科联合创新,协同推进原创性引领性低碳、零碳、负碳技术创新和关键核心技术、颠覆性技术攻关;二是要积极打造高水平科教融合平台,把碳中和理念与实践融入人才培养体系,与学校的教育教学改革、高层次人才培养方案相衔接;三是要主动打造高水平开放交流平台,面向企业、地方、社会开放,尽快推进成立清华碳中和产业合作联盟,通过全方位的合作推动战略目标的达成。

  邱勇最后说,110周年校庆之后,清华迈向新的征程。自强永远是清华人的精神底色,创新永远是清华人矢志不渝的追求。要自强,必创新;唯创新,才自强。站在新的起点上,清华人将自信从容迈向未来、自强创新不辱使命。“乘风好去,长空万里,直下看山河。斫去桂婆娑,人道是,清光更多。”邱勇说,在这样一个美好的日子,我们对国家的繁荣发展、人民的幸福生活、人类共有的地球家园的美好前景充满信心,良好的学科基础、难得的发展机遇、团结一致的进取精神,让我们更加坚定了实现创新引领的信心。让我们携手并肩,为实现“双碳”目标、塑造人类美好明天不懈努力!

  全球气候变化是21世纪人类共同面临的重大挑战。面向碳中和的低碳、零碳乃至负碳技术将成为未来全球产业革命和科技竞争的关键。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关乎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和亿万人民福祉安康的“国之大者”。同时,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复杂的系统工程,亟需建立碳中和技术体系,开展集中技术攻关和重大工程建设。清华大学正式成立碳中和研究院,是将服务国家重大需求与充分发挥清华多学科优势紧密结合的重大举措,是为人类可持续发展贡献智慧与力量的主动担当。

  据介绍,清华大学具有开展碳中和研究的良好条件,拥有扎实的学科基础和深厚的人才积累。经过多年拼搏探索,清华大学在低碳发电与动力、新型电力系统、零碳交通、零碳建筑、工业深度减排技术、减污降碳协同增效、封存与碳汇、气候变化与碳中和战略等若干个碳中和核心研究领域已取得一批显著的科技创新成果。与重点企业围绕“双碳”主题展开联合研究,深化校企合作。积极推动气候变化国际交流合作,主动搭建高层次交流平台。

  清华大学碳中和研究院表示,将围绕碳中和打造技术创新中心、高端智库战略中心、高层次人才培育基地、合作交流传播平台。转变学科单一发展的惯性,发挥学校基础研究深厚和学科交叉融合的优势,实现多院系多学科联合创新,集中优势资源加快突破碳中和领域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攻克一批碳中和“卡脖子”关键核心技术,打造关键核心碳中和技术创新的战略科技力量。积极参与创新联合体建设,形成跨行业、跨领域、跨区域碳中和关键技术合作集成平台,不断深化校地合作,对接地方低碳发展与企业转型需求,合作共建绿色低碳示范企业、示范城市(群),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建设碳中和国际科技合作创新平台,推进与世界一流大学和学术机构的合作交流,组织开展国际合作战略研究,参与国际碳中和领域大科学计划和大科学工程,宣传、传播清华碳中和国际合作与技术发展前沿,提高在国际碳中和技术领域的影响力。(图片来源清华大学官网)

作者: 编辑:瞿凯侠

中央新闻网站  专注青少年领域

版权所有:未来网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5108号 京ICP备17024435号-6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