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首师大新闻 > 正文

首都师范大学主办“第八届海峡两岸暨港澳台地区教科书学术论坛”

2020-11-26 11:00:19 来源:未来网

  11月20至22日,由首都师范大学中国基础教育教材研究院、中国基础教育教科书研究与评价中心、教育学部主办的“第八海峡两岸暨港澳地区教科书学术论坛”在北京召开。来自教育部课程教材研究所、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浙江大学、陕西师范大学、湖南师范大学、广西师范大学等近60所高校、科研机构的专家学者,港澳台地区、新加坡和日本的嘉宾,以及《中国教育学刊》《中国教育报》《中国社会科学网》《现代教育报》《北京教育》等教育研究领域的学术期刊和相关媒体代表共160余人参加本届论坛。受疫情影响,本届论坛采取线下线上相结合的方式举办。论坛开幕式由该校教育学部常务副主任蔡春主持。

  首都师范大学校长孟繁华致辞。他指出,教科书是凝聚人类文明的精华,承载着培育时代新人的重任。当前,教科书研究已经成为学校诸多学科研究成果中的一抹亮色。教育学部教授石鸥及其团队对教科书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研究,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指导意义,成为学校的一张学术名片。未来,学校将大力建设教科书博物馆,打造教科书研究平台,为中国教科书建设事业做出更大贡献。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副主任、教育部课程教材研究所副所长莫景祺讲话,他对论坛的连续召开表示祝贺,并指出教材建设是育人育才的重要依托。建设什么样的教材体系,核心教材传授什么内容、倡导什么价值,体现国家意志,是国家事权。教材建设是事关未来的战略工程、基础工程,提高教材质量,必须进行系统、深入、细致的基础理论研究。他相信,作为海峡两岸及港澳地区教科书研究者沟通、交流的重要平台,教科书论坛将对未来中国教材的理论建设和实践发展起到积极作用。学校中国基础教育教材研究院院长、教育学部主任石鸥在致辞中指出,小课本,大启蒙,大学问。中国特色教科书的理论与实践研究越来越受到学界关注,教材为青少年提供精神食粮,关乎学生成长,关乎国家和民族发展。同时,教材研究是跨学科的研究,需要来自各个领域、各个学科的专家聚集在一起,为学生提供高质量教材。

  自2013年以来,“海峡两岸暨港澳地区教科书学术论坛”连续举办八届,已成为学校重要品牌活动,在海内外产生了广泛影响。本届论坛以“构建中国特色教科书学的理与路”为主题。来自内地的部分专家学者在会议现场作主题报告,台湾、香港、澳门、新加坡、日本的与会专家通过在线视频的方式分享自己的研究成果。本届论坛共有“教科书学构建的理论基础研究”“教科书学构建的实践路径探索”“教科书学构建的国际比较研究”“教科书的研究范式与方法论探索”“教科书的历史回顾与未来展望”等五个分会场,与会专家从不同层次、不同角度,围绕教科书研究的诸多前沿和热点问题进行探讨,论坛呈现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浓厚学术氛围。发言者准备认真,学术质量高、内容丰富;聆听者专心致志,讨论气氛热烈。大家的积极交流和知识成果的共享,让各种思想和经验在相互交流、启迪、激荡中迸发出创新火花。

  学术论坛于22日中午闭幕,该校副校长杨志成在闭幕式上发表讲话。他指出,在各位专家的不断努力下,教科书研究呈现出丰富多彩、欣欣向荣的局面。相信本次学术论坛能够进一步促进教科书学术研究水平的提升,为教科书的改革与发展提供新角度和新思路。希望大家继续加强学习与交流合作,通过平台积极开展学术交流,共同探讨教科书建设所面临的新问题和新挑战,使我国教材建设迈上新台阶。(通讯员:首都师范大学岳文岚)

作者: 编辑:瞿凯侠

中央新闻网站  专注青少年领域

版权所有:未来网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5108号 京ICP备17024435号-6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