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电大新闻 > 正文

上海电力大学教师打造跨越国境和时差的“云端汉语课”

2020-04-01 09:41:03 来源:未来网

  未来网高校频道4月1日讯(记者 杨子健 通讯员 李会荣)线上教学开展以来,上海电力大学教师迎难而上,攻坚克难,为身在世界各地的该校留学生能够更好地在线学习做出了不懈努力。该校马克思主义学院人文教研室承担着该校留学生教学中所有汉语类、中国文化类课程的教学重任,授课对象情况复杂,课程种类门数众多,网上教学资源少使得教学任务更加繁重。这些问题,都为同质同效开展跨国网络教学带来诸多难题。但是,在马克思主义学院人文教研室教师们尽心竭力的努力下,集思广益、多措并举,跨国网上教学中的种种困难都被逐步化解,为该校留学生打造出优质线上汉语教学。

  反复比较确定最优教学方式 

  由于学生个体差异较为突出,水平分类很细致,加之网络课程资源非常有限,故授课形式无法采用共享课,而时差和网络技术等问题也限制了直播课的教学方式。同时,语言课教师必须在语音互动中发现问题、诊断问题、解决问题,并以此为依据不断调整教学节奏,但现有平台无法满足这些特殊要求。如何做才能既保障教学效果又能配合学校使用智慧树平台统一管理的要求?经过多方求教,反复演练,人文教研室的教师们最终选择了智慧树、腾讯会议与微信群多平台协同使用的方式,即翻转课堂加在线互动相结合的形式:利用智慧树平台签到,发布预习任务、学习任务、课后作业;利用腾讯会议进行课堂教学、实时互动、答疑;利用微信群随时发送与课堂教学同步的电子资料。经过几次实际操作,师生都逐渐适应了这种教学方式,教学效率逐步提高,课堂的持续性和稳定性也逐步提升。

  全力以赴解决教学资料短缺难题 

  对于语言学习者来讲,教材是不可或缺的,然而身在国外的学生没有教材,只有依靠教师花费大量精力准备的素材和资源:逐页扫描的文件或是截屏和录屏;选择相关的文化和历史音像资料;录制大量符合学生水平和特征的教学小视频等等。

  对给初级汉语水平留学生上课的汉语教师来说,压力更多来自语言障碍。亚洲国家的语言生汉语起步晚,英语也不能熟练使用,教师和学生的沟通缺乏有效的媒介语言。

  面对面教学有很多办法可以弥补这一不足,但网上教学却无可凭借,老师不能直观得到学生的回应。唯一的办法就是进行更充分的备课:在合理安排教学内容的基础上,还必须对教学重点、难点反复推敲,预测可能出现的语言屏障,补充大量图片、动图作为不时之需,准备多套教学方案相机而用。需要把所有新的以及重要的知识点录制成视频,以保障他们多次听讲并复习巩固。

  积极主动应对在线教学挑战 

  这次疫情期间,有些留学生回国了,这就产生了时差问题。尤其是对于时差7个小时的非洲同学来说,原来安排在上午的课程肯定无法正常开展。由于存在时差以及与其他课程的时间冲突问题,人文教师针对学生的情况和诉求,向学院和教务处以及研究生院申请调整授课安排,把困难留给自己。第一种方案是,征得学生同意后,上课时间整体调整,原来安排在上午的课程,调整到下午或者晚上进行,比如研究生的《高级汉语》就做了这样的调整。第二种方案是,分时段上课,以满足不同时区学生的需求。教师们将90分钟的见面课程分为2个不同时段的45分钟:在中国的留学生可在原课程表的时间内,师生网上共同学习、讨论45分钟;回国学生选择一个合适的时间,师生网上共同学习、讨论45分钟,例如本科生的《中国民俗》课程。这样的调整,将现代科技、人文关怀和国际团结精神融为一体,得到了学生们的认同。

  实时追踪确保教学效果 

  为了让留学生学会使用智慧树和腾讯会议,让学生准时上网听课、准时完成作业,教师们采取了保姆式管理策略,手把手、人盯人解决技术难题。每次上课前都要在微信群反复提醒上课时间和操作步骤;课后反复交代作业内容和完成时间;还邀请国交学院辅导员一起加入督促行列;同时,课后答疑随时在线。线上课程开始后,人文教师每天除了晚上休息的时间,几乎是全程待命,基本上是机不离手,随时准备回复学生的问题。值得欣慰的是,随着教师们的倾心付出和各项措施的有序落实,网络教学进展越来越顺利,学生到课率也越来越高。后续的教学过程中,或许还会有新问题出现,但只要能满足学生在线学习的需求,只要能有利于教学效果提升,一切努力都值得。无论有多少困难,上电教师们都无惧疫情带来的教学挑战!

作者: 编辑:辛欣

中央新闻网站  专注青少年领域

版权所有:未来网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5108号 京ICP备17024435号-6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