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电大新闻 > 正文

上海电力大学外国语学院:巾帼“大白”奋战在抗疫一线

2022-05-31 09:58:50 来源:未来网

  “头上仰,嘴张大!”是她们频次最高的交流互动;“戴好口罩,按时按区活动”是她们无时无刻的叮咛嘱咐。在驻校守护的日子里,上海电力大学外国语学院学工团队披上白色“战袍”,穿上绿色马甲,化身“检测员”“巡逻员”“疏导员”,把对学生的爱与责任贯穿到每一个细节中。

  “目不转睛”VS“来回切换”

  “工作期间为了降低感染风险和节约防护服,我们克制着不喝水不上厕所”。每次3小时以上的核酸检测工作,余嘉老师目不转睛地关注着每位被检人的口腔状况,从而采取最合适的“拭”“插”“抹”手势,而后留样、封管……总计180余管,1800人次的核酸试剂是她每次采样的“成果”。

  余嘉老师已坚守在临港校区40余天,作为学院学生工作负责人,她在参与核酸检测志愿服务外,还要有序组织学院全体辅导员开展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日常管理、动态排摸、数据统计等工作,确保防疫工作精神传达到位、落实到人,日均参会4个以上,一天二三十通电话、数百条消息回复已是常态……她在网络会议间来回切换,短短的午休时间常常要掰成几份用,事务繁多的她经常忙到夜深人静。此外,余嘉老师还参与了12次校内巡逻工作,她的身影遍布了临港校区的各个角落。

  

  “红手指”VS“红胳膊”

  自进校以来,陈铭洲老师一直在团委学生会、大学生心理健康等多条战线作战,为了积极号召、广泛动员团员科学有序参与疫情防控工作,她指导团学组织在思想引领、专业学习中发挥生力军和突击队作用,带领广大团员青年积极投身学校疫情防控各项工作。

  如今,陈铭洲老师又多了一个身份:“大白”。在上岗当日,她就完成了591人的核酸检测工作,在脱下手套时,她发现手指红肿,疼痛异常,当她询问护士朋友后才得知,原来是双手在防护服中长时间封闭,汗液无法及时蒸发,停留在皮肤表面,产生了灼痛感。当护士朋友向陈老师展示自己的两条红肿的胳膊时,陈铭洲老师心疼地说道,“我们每隔三天轮岗一次的‘大白’工作尚且如此,更何况是日日夜夜奋战在抗疫一线的医护人员,这让我对他们又多了一份敬意。”

  “火辣辣”VS“暖洋洋”

  除了倾尽全力的毕业生就业工作和耐心细致的日常学生管理工作外,赵梦嫄老师的另一个角色就是守护学生的“大白”,一系列核酸检测手势是赵梦嫄老师从5月1日着手核酸采样工作以来重复了上千遍的动作,赵老师已十分熟悉这项工作,她说”当数千张嘴巴张开,我需要依据口腔特征选择恰当的采样方法,这很关键。“

  当穿上防护服,戴上防护面罩,短短的两三个小时,赵梦嫄老师便已汗流浃背,额头的汗珠常常顺着鼻梁骨流下来,由于汗液无法及时挥发,脸颊常常被“烫”得火辣辣的。但是,当身着“大白”服的她被熟识的学生一眼认出时,短短几秒的攀谈和慰问却让她心里暖洋洋的。

  

  在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的战场上,该校外国语学院教师用点点滴滴的行动,传递着温暖与力量,守护着学生健康安全,诠释着学生贴心人和守护者的使命与担当。(通讯员:上海电力大学 樊丽达)

作者: 编辑:瞿凯侠

中央新闻网站  专注青少年领域

版权所有:未来网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5108号 京ICP备17024435号-6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