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0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援非教育信托基金第三期项目实施机构代表团由高级项目专家刘育锋带队(以下简称为“访学团”)及赞比亚索卢韦齐职业培训学院校长埃塞尔·姆贝韦一行26人到访天津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开启了一场深入的交流之旅。此次访问聚焦于智能制造、绿色能源、国际技能竞赛与鲁班工坊建设等领域的实践创新成果,旨在深化中非职业教育交流,推动优质教育资源共享,为中非职业教育协同发展搭建沟通桥梁。

访学团首站走进服装智能制造协同创新中心,中心将非遗技艺融入现代制造,在“非遗技艺作品展”和“中国文化体验区”展示传统工艺与现代设计之美,访学团成员亲身体验中国结、盘扣和书法制作,对“技能培养与文化传承并行”的职教模式表示高度赞赏。近年来,中心依托“技能竞赛、文化展示、产业对话、教育交流”综合平台,培养的学生在2025年世界职业技能大赛中斩获金奖,并在天津“抵羊”时装周呈现专场秀,充分展示了学院在智能制造与文化传承融合发展的创新成果。
在新能源技术产教融合基地,访学团了解到学院为践行“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联合三峡集团、南开大学、天津大学等成立全国新能源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形成了以制造、控制、发电、能源管理为一体的教学集群。基地建成的智能微网数据管理系统,实现了“源网荷储充”一体化能源管控;“光储充”一体示范电站自2025年7月并网以来已实现清洁电量上网,显著减少碳排放。校园中52%的路灯已改装为风光互补路灯系统,已成为高校绿色能源转型的典范。
访学团还观摩了在学院精密模具与智能制造产教融合基地承办的2025年世界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国际排位赛现场。此次大赛由来自哈萨克斯坦、法国、荷兰、马来西亚等16个国家的30支队伍同台竞技,充分展示了全球青年学子的高超技艺与创新精神。参赛团队以真实产业任务为导向,展示了职业素养、团队协作和技术创新的多维成果。大赛现场,选手们在有限时间内,呈现出更严谨的职业素养、更高超的技术能力、更丰富的功能设计、更深入的产教融合、更突出的应用价值、更紧密的团队精神、更新颖的创意。访学团成员对中国在世界职业技能大赛中的组织水平与创新成果给予高度评价。
访学团随后参观了鲁班工坊体验馆,通过核心展区、展示区、互动体验区和非遗文化体验区详细了解鲁班工坊建设取得的成效。在EPIP互动体验区现场体验人形机器人“轻锐”、四足机器人“轻敏”和高速动车组驾驶模拟器,近距离感受中国智造的创新实力;在传统工艺体验区拆装鲁班锁,体验中国工匠精神与现代工程思维的融合之美。
参访结束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中非信托基金项目高级别访学团交流座谈会在鲁班工坊会议室有序召开,会议由学院国际交流与合作部部长王娟主持,她代表学院对访学团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高级项目专家刘育锋发表开场致辞,强调中非职教合作对推动全球教育公平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意义;CFIT III项目官员尤里·阿加内托详细介绍了信托基金项目的实施进展与合作愿景;天津轻工职业技术学院院长李云梅围绕学校办学特色、产教融合成果及国际合作经验作专题分享,展现了中国职业教育的深厚底蕴与创新活力。

交流研讨环节气氛热烈,双方参会人员踊跃发言、各抒己见。来自科特迪瓦、埃塞俄比亚、坦桑尼亚等7个非洲国家的高校校长、院长及专家学者,结合本国职业教育发展需求,就课程体系建设、师资培养、与鲁班工坊的合作等议题展开深入探讨;学院院长李云梅针对非洲伙伴关切,分享了中国职教发展成功经验、鲁班工坊建设模式与标准、“职业技能+中文”教学模式等经验与做法。学院精心准备了新能源发电系统运行虚拟仿真系统、《工业机器人技术应用》等专业教学资源,以及“中文+职业技能”配套教材和《提升中非职教合作水平研究》书籍,这些资源用于埃及、印度等国鲁班工坊的师资培训,为乌干达、科特迪瓦等国研修班提供教学支持,切实助力非洲职业教育提质增效。
据介绍,此次参访活动,既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中非信托基金项目的重要实践,也是天津轻工职业技术学院推进职教国际化的生动缩影。未来,双方将以此次交流为起点,持续深化在人才培养、资源共建、文化互鉴等方面的合作,共同为中非友好合作事业注入职业教育的强劲动力。(通讯员:赵紫薇)
版权所有:未来网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25711号 京ICP备17024435号-6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