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财经大学青年紧紧围绕“青春为中国式现代化挺膺担当”主题投身乡村和基层开展社会实践。全校师生聚焦“志守山河兴伟业,心怀家国践初心”“丈量乡野振兴路,我的青春在乡村”“赓续传统文脉,青年踏浪承韵”“支教播撒希望,爱心浇灌新苗”等9个专题,在“行走的思政课”中坚定理想信念,厚植家国情怀,练就过硬本领,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贡献青春力量。
志守山河兴伟业 心怀家国践初心
为积极响应陕西省委教育工委“百万学子延安行”实践育人要求,传承红色基因、学思践悟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学校党委副书记李国武带队西安财经大学青干先锋班赴延安开展红色研学活动,通过实地调研、专题学习、沉浸式体验等形式,引导青年学子在学思践悟中坚定理想信念,在奋发有为中践行初心使命;管理学院“红色血脉薪传队”走进延安在宣讲、调研、采访的过程中增进对党的创新理论的政治认同、思想认同、理论认同、情感认同,学会运用科学理论解决实际问题,在凝心铸魂的生动实践中“学思想、强党性、重实践、建新功”;商学院“‘传承红色基因,立志财经报国’实践队”通过录制党课、理论宣讲、编制手册等形式传播红色财经文化,持续推动红色财经育人活动常态化、长效化、品牌化,以行动践行“请党放心,强国有我”的青春誓言;商学院“青廉财锋队”走进宝鸡、莲湖沉浸式学习红色廉政文化,调研红色廉政文化赋能企业高质量发展路径,在实践中长本领、守初心,在红色热土书写青春担当。
建设零碳校园 共筑和美生态
西财大学子聚焦可持续发展、绿色转型等专业方向,奔赴生态保护区实地走访,调研环境治理痛点难题,开展科普宣讲、调研献策等行动,为美丽中国建设注入青春动能,让生态守护与发展同频共振。经济学院“绿脉寻踪队”前往西安市长安区白塔寺村、唐村、库峪河村等地开展秦岭生态调研与生态农产品推广,探索生态保护与乡村振兴融合发展路径,为守护秦岭生态贡献青春力量;商学院“海底小纵队”赴陕西省延安市黄龙县,围绕“红色铸魂+绿色赋能”主题开展“走进千企”暑期实践,深入了解黄龙县红色文化传承与生态经济发展情况,以实际行动投身生态文明转型建设;信息学院“绿氢共生实践队”带着“为低碳循环、节能减排、产业发展、数字治理提供青春智慧”的目标出发,走访陕西裕洋和实业等四家企业及神木市展览馆,深化了对能源产业从“黑色”到“绿色”、从“传统”到“智慧”转型的认知,切身体会到理论联系实际的重要性,激发了将专业知识应用于产业实践的热情,以实际行动践行“助力低碳发展、服务产业升级”的初心与承诺。
丈量乡野振兴路 我的青春在乡村
西财大学子深入省内外多个乡村地区,广泛开展特色产业帮扶、和美乡村建设、推广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等活动。经济学院“秦‘智’耘队”跨越汉滨、平利、汉阴三地开展调研,提炼出“科技+产业+组织”融合模式,为秦巴山区智慧农业发展提供实践参考,为乡村全面振兴注入数字动能;管理学院“岭跃秦潮队”赴长安区太乙峪、库峪等17个峪口,紧扣国家乡村振兴及数字乡村建设要求,聚焦民宿产业与互联网、生态保护的融合开展深入调研,助力乡村产业升级;信息学院“‘雪域’乡村振兴团”赴西藏自治区围绕农户生计情况、推广普通话现状、经济发展状况等方面开展实践调研,为西藏乡村振兴注入青年智慧与力量;马克思主义学院“‘微光致远,乡土情深’实践团队”前往宝鸡市聚焦“乡村治理政策供给及乡村经济高质量发展”方向展开社会调查,为乡村政策供给改革、乡村精准治理和乡村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对策建议,为乡村全面振兴提供高校智慧和力量;公共管理学院“蒲公英社会实践队”深入长安区王曲街道皇甫村,感受文化根脉、青春力量与土地情怀的共生共荣,探索民俗、非遗在新时代生长的坚守与突破;外国语学院“秦风椒味队”深入陕西秦椒主产区,开展了种植、加工、销售全链条实地调研,并发挥新媒体优势拍摄短视频,开展“助农直播”培训,手把手教农户使用直播设备……用青春力量打通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
赓续传统文脉 青年踏浪承韵
学校团委“黄土之上·红音燎原队”深入延安、榆林两地,开展陕北民歌中的红色文化遗产活态化调研与当代传承路径的研究,挖掘民歌传承过程中的难点与经验,探究精神内核在传承过程中如何得以延续和变化;经济学院“‘乡’遇助梦队”走进陕南三区县,调研汉调二黄等十余项非遗的保护现状与数字化发展潜力,运用AI技术创作非遗主题微短剧等AIGC作品,创新提出“微短剧+非遗活化”等文旅融合模式,为非遗保护注入科技动能;文学院“‘戏’引力小分队”赴宝鸡市岐山县,利用数字化技术,构建秦腔艺术数字平台,对岐山县的秦腔文化进行深度挖掘和创新性传播,以青春之力助秦腔焕新,为传统文化双创献智;信息学院“古韵新传实践团”赴西安周边秦腔聚集地,走访多家秦腔院团、非遗传承场所,与秦腔表演艺术家、传承人面对面交流,详细了解秦腔的生存现状、传承困境及创新尝试,为秦腔传承寻得新路径,让古老艺术在数字时代焕新生。
支教播撒希望 爱心浇灌新苗
播撒爱心育新苗,倾注真情谱华章。在助力新时代乡村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多支社会实践团队以独具特色的实践路径和丰富内涵,为乡村孩童点亮前行的星光。经济学院“夏乡筑梦队”前往商洛市商南县十里坪镇开展支教活动,支教组成员们采用“双核1+1”教学模式,将红色思政教育与音乐、美术等兴趣课程有机融合,用爱心和知识点亮偏远地区学生们心中的希望;经济学院“乡创支教队”前往西安市长安区杨庄街道东联村,根据70余名儿童的年龄特征分班教学,以双人搭档的教学模式开设书法、舞蹈、音乐、美术、通识、思政、体育、科学等多维度课程,秉持“艺术浸润+素质拓展”理念搭建多元化教育平台;文学院“筑梦队”赴西安市长安区王莽街道汤房庙小学,针对不同年龄段学生的心理特点,精心设计以“认识自我、悦纳自我、健康成长”为主题的课程内容,涵盖心理健康知识普及、团体辅导、个体咨询等多个维度,为乡村儿童的心理健康发展提供支持,守护他们的成长之路;信息学院“青云志愿服务队”前往西安市长安区王曲街道开展“七彩假期”成长陪伴公益活动,聚焦乡村留守儿童及困境儿童需求,依托专业优势,开设以编程启蒙为核心,涵盖心理健康、艺术创作等多元化课程,激发儿童科技兴趣,为乡村教育注入新的活力。
汇聚创新动能 勇当时代先锋
西财大多支团队聚焦创新领域,围绕新能源、新材料、先进制造、人工智能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以探索凝聚动能、用实践锚定方向。管理学院“人工智能创新创造队”走进西安雁塔人工智能创新发展中心等多家科技公司,解码“一中心四平台”架构,深挖算力服务、全链条体系及产学研协同创新模式,于科技前沿吸纳创新养分,点燃专业攻坚突破的热忱;商学院“翼本万利队”紧盯低空经济新赛道,经多番考察、海量调研,走访西安羚控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厘清低空经济与无人机产业互促发展逻辑,解锁产业创新密码;统计与数据科学学院“e路统心”社会实践队深入西安市新城区、碑林区等7个核心区域的13个申报全国示范性老年友好型社区,系统考察社区在适老化改造、智慧助老服务、多元主体协作等方面的创新实践模式,将专业知识转化为服务民生的创新动能,为老龄事业创新发展赋能。
法治宣传基层行 共建平安新篇章
西财大法学院多支实践队深入基层一线,耕耘社区法治沃土,着眼“防诈、反邪、禁毒、普法”等社会热点,开展“知识宣讲、情景普法、咨询援助”特色基层实践服务,以青春力量赋能基层法治建设。法学院“枫桥智启队”深入陕西省吴堡县,从法院实务学习到基层普法宣传,从参与调解工作到探寻红色记忆,团队以专业所长赋能乡村法治建设,在实践中书写青年法律人的担当;法学院“律韵传响”团队奔赴陕西省商洛市洛南县柏槐社区,通过向居民派发普法宣传手册、提供面对面的法律咨询服务等途径普及法律法规知识,并积极参与基层法治建设调研,结合专业知识提出了切实可行的建议;法学院“法韵乡行队”赴陕西省商南县聚焦普法宣传、法治教育、红色传承、产业调研与青年返乡五大方向展开调研,以专业学识服务基层,为法治建设、文化传承、产业升级及治理现代化贡献青春智慧;法学院“三秦青年队”前往西安市长安区子午镇,通过案例讲解、法律咨询等形式,向村民普及与生产生活相关的法律知识,在实践中深化理解基层治理,为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贡献法学智慧。
沃土力行显担当 汗洒青春绘新图
学校各部门、各学院和学生社团等积极对接国家、省、市专项社会实践活动,结合学校特色与学科优势,开展了各类特色实践活动,打造具有独特标识、突出亮点的社会实践品牌项目,用青春的担当与行动共同描绘着助力学校发展、服务社会进步的生动图景。就业指导服务中心“青骥·逐梦实践队”跨越西安、汉中、安康等地,围绕应征入伍、企业校友、创业经历三大方向探寻毕业生奋斗足迹,通过学校媒体传播,为在校生提供参考,为学校人才培养和校企合作提供助力;学校团委“志在雁行队”前往西安钟鼓楼、陕西历史博物馆、城墙等核心景区,构建“招募-培训-服务-总结”四位一体的全流程管理体系,形成“服务-反馈-改进-传承”的良性循环对策,为文旅志愿服务可持续发展提供有效方案,以青春力量彰显西财大学子的社会责任感与时代使命感;商学院“石榴籽队”走进新疆乌鲁木齐国际大巴扎,依托商学院“红色财经”的特色,发掘红色财经故事,感受多元文化交融,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通过推广普通话,助力青少年和务工务农中年更好融入社会发展浪潮,让语言成为传播先进思想、增进民族理解的桥梁;青年志愿者联合会“清毒御艾队”赴西安社区、校园、教育基地等多场景,有效传播禁毒知识,凝聚防毒共识,提升群众禁毒意识,彰显青年在筑牢社会禁毒防线中的担当与力量。
实践期间,校院党委高度重视,分别走访慰问、指导关心各实践队伍。学校通过本次暑期“三下乡”活动新建10个社会实践基地,5支队伍分别入选2025年“推普助力乡村振兴”全国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志愿服务活动参与协同团队、2025年全国大学生暑期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社会实践“财经报国青年力行”专项活动。同时,学校社会实践活动得到中青校园、志愿陕西、三秦学子陕西学联、陕西青年志愿者、延安日报等多家中省主流媒体和网站平台的广泛关注和宣传报道。此外,该校择优推选24名学生参加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委和政府部门的见习活动,拓宽实践路径,提升能力素质。
据介绍,该校2025年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开展以来,学子深入基层、深入生活、深入民众百姓,以大地为课堂以实践为教材,用脚步丈量国情民情,以实干诠释“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的深刻内涵。未来,西财大青年将以更加饱满的热情与坚定不移的信念,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征程中矢志奋斗、勇毅前行,奋力书写为中国式现代化挺膺担当的绚丽篇章。(通讯员:李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