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西电新闻 > 正文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召开教育部集成电路设计与集成系统专业虚拟教研室启动会

2022-07-12 10:00:14 来源:未来网

  7月9日,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联合陕西省电子信息类教学指导委员会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召开集成电路设计与集成系统专业虚拟教研室启动会暨专业建设研讨会。中国科学院院士、陕西省电子信息类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集成电路设计与集成系统专业虚拟教研室带头人郝跃教授,副校长王泉教授,教育部虚拟教研室建设专家组秘书长、高等教育出版社工科事业部主任张龙分别致辞。清华大学集成电路学院院长吴华强教授、西电本科生院常务副院长苏涛教授、大连理工大学教务处处长刘志军教授应邀作主题报告。西电微电子学院院长张玉明,副院长马晓华,通信工程学院副院长顾华玺,物理学院副院长周慧鑫参加线下会议,高校、出版社、企业等100余家单位400余人线上参会。会议由西电微电子学院副院长胡辉勇主持。

  

  王泉代表学校对参加活动的各位专家和老师表示欢迎。他指出,西电是最早开展集成电路专业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的单位之一,六十余年的发展历程中微电子和集成电路学科实力不断增强,形成了以全国教书育人楷模郝跃院士为代表,国家级领军人才辈出的卓越师资队伍,团队在教学科研方面硕果累累。他强调,教育部“集成电路设计与集成系统专业虚拟教研室”的获批,是依托现代信息技术,探索建设新型基层教学组织,打造教师教学发展共同体,为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的一次重要机遇,也是为解决“卡脖子”领域难题、进一步提升集成电路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平台。希望教研室在教学研究、产教融合、资源共享等方面为集成电路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作出更大贡献。

  张龙表示,教育部推进虚拟教研室建设工作具有两个重要意义:一是破解高校基层教学组织发展的瓶颈问题,为教师高频次高质量创新性开展教研活动提供平台,重新激发基层教学组织活力。二是支撑高校数字化战略,将探索智能+时代新型基层教学组织的建设标准和建设路径与课程、教材、实验平台协同联动,共同助力数字化时代的教育“新基建”。集成电路设计与集成系统专业虚拟教研室由全国教书育人楷模郝跃院士领衔,由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学团队支撑,希望教研室充分发挥教学名师、一流专业和一流课程的示范引领作用,提升全国集成电路领域一线教师的教学能力。

  郝跃代表教研室全体成员,向关心和支持教研室发展的领导、老师和行业企业朋友表示感谢。他表示,随着后摩尔时代不断演进和深入,集成电路行业的创新发展进入新阶段,面临新格局,对高校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挑战。“集成电路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的成立,就是要构建支撑集成电路产业高速发展的创新人才培养体系,从数量上和质量上培养出满足产业发展急需的创新型人才,为从根本上解决制约我国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的“卡脖子”问题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

  郝跃强调,虚拟教研室是信息化时代新型基层教学组织建设的重要探索,“集成电路设计与集成系统专业虚拟教研室”作为纽带和桥梁要在教学研究、资源建设和师资培训等方面积极促进集成电路设计与集成系统专业发展,对推动“集成电路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的建设起到重要支撑作用:一是要以集成电路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建设为核心,加快制定人才培养白皮书,系统谋划推进新时代集成电路专业高质量人才培养体系;二是要以集成电路新兴交叉领域教材规划为指引,积极推动教材建设,多方协同,编著一批覆盖新能源、人工智能、通信电子、生物医疗等集成电路交叉领域紧缺教材,发挥教材育人功能;三是要以西电国家级集成电路产教融合创新平台为依托,广泛开展产教合作,深入推进校企合作课程建设、区域人才实训和师资培训,立足中西部,辐射全国,为集成电路领军人才培养提供更广阔平台。

  吴华强作“集成电路课程体系和教材规划”主题报告。他表示,集成电路专业要构建从“数理化基础”到“集成微系统”的完整知识体系,在强化学生掌握完整知识体系的同时,增强动手能力和运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他指出,课程体系要坚持基础性、前沿性、应用性并重,要体现“厚基础、重实践、强交叉”特性。吴华强希望大家广泛参与、共同努力,编制一批能有机融入思政元素、知识体系合理完备、充分体现前沿技术、呈现形态融合创新、产业元素深度结合的集成电路领域紧缺教材。

  苏涛从工科人才愿景、专业认证内涵、培养体系构建和一流课程建设四个方面分享了工科专业卓越人才培养的“西电经验”。他表示,教师要更新教育理念,实现“四个转变”:目标上从“知”向“能”转变,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个性化发展、和创新创造能力;模式上从“教”向“学”转变,学生听讲为主转变为多形态学习;评价上由“评教”向“评学”转变,关注学生学习成效、多元综合评价;管理上要由“质量评价”向“质量管理”转变,关注学生学习过程管理。他指出,要牢牢把握“一线两度”:把握建立课程产出导向的评价机制的基本底线;培养通专结合,具备工程素养的人才,拓宽人才培养的广度;落实面向复杂工程问题,培养学生应用深入的数理和专业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提升人才培养的高度。

  刘志军介绍了虚拟教研室的质量监测体系和评价原则。他指出,虚拟教研室质量监测体系是运用平台深化评价体制改革“智能+教研”的新范式和新体系,旨在以评促建、以评引建、评建结合、建评共进、加强创新。评价抓住虚拟共享、动态开放、平台交流等内在本质特点,设置“4+11+20”三级指标体系,综合评价团队、教研、成效和保障,确保评价标准科学化、评价方式多元化、评价结果数据化。他强调,要用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来推动虚拟教研室建设的目标契合性、团队辐射性、工作协同性、方式创新型和成果示范性。

  报告会后,参会高校领导、教师、集成电路行业工作者就集成电路专业人才培养体系、课程和教材建设、师资培训等问题与教研室成员进行交流。

  据悉,教育部办公厅今年2月公布了首批虚拟教研室建设试点名单,由郝跃院士领衔,西电联合高等教育出版社、北京曾益慧创科技有限公司等单位申报的“集成电路设计与集成系统专业虚拟教研室”获批试点建设。教研室将在教学研究、资源建设、师资培训等方面持续推动集成电路设计与集成系统专业发展,助力集成电路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建设。(通讯员: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陈明 郭强)

作者: 编辑:瞿凯侠

中央新闻网站  专注青少年领域

版权所有:未来网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5108号 京ICP备17024435号-6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