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4日,“嫦娥五号”探测器在海南文昌航天发射场,由长征五号遥五运载火箭发射升空,开启探月旅程。此次发射任务是我国探月工程“绕、落、回”三步走的“收官之战”, 将实现我国首次月球无人采样返回任务,意义重大,举世瞩目。
据了解,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图像所团队在吴成柯教授和李云松教授的领导下,紧密围绕我国“探月工程”中高效获取高保真影像数据的重大需求,先后成功研制了“嫦娥一号”、“嫦娥二号”、“嫦娥三号”、“嫦娥四号”等探测器上主载荷相机图像的压缩编码单元。在此次“嫦娥五号”收官之战中,图像所负责完成了着陆器全景相机图像压缩单元以及上升器采样和分离监视多通道相机多模实时编码单元的研制任务。
着陆器上全景相机安装在相机指向机构上,由相距一定距离的两个相机组成。两台全景相机通过类似“人眼”的探测原理可以实现对目标的立体成像,依靠指向机构的左右旋转和上下俯仰,实现大视场和上下大范围的全景探测,再通过图像拼接及立体反演,可得到采样区的全景立体图像,承担着完成采样区月表形貌和月面国旗成像调查的科学任务;上升器采样和分离监视多通道相机压缩系统负责对上升器在着陆、上升分离和采样过程中捕获的多通道视频和静止图像进行实时压缩,它们是人类感知在深空中的极大延伸,充当人类在月球上的“眼睛”,帮助我们更直观更精确地认识月球。而如何确保拍摄到的图像尽可能高质量地传回地球,图像所团队提出了解决方案。(通讯员:西安电子科技大学雷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