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2025年中国大学生工程实践与创新能力大赛在大连落幕。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子在生活垃圾智能分类和太阳能电动车赛项斩获2项特等奖;企业运营仿真、工程场景数字化、智能救援赛项获得3项一等奖,另有4个赛项拿下二等奖。
该项赛事是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发起的三大赛事之一,属于教育部A类学科竞赛,也是列入教育部评审评估和竞赛清单的重要赛事,每两年举办一届,不仅是全国工程实践类最高水平的竞赛,更是青年学子启迪智慧、创享科技的最强舞台之一。本届大赛吸引全国3268所高校、26324支队伍、86746名学生报名参与。经校级初赛、省级选拔赛层层筛选,来自全国417所高校的1135支队伍、6000余名师生突围进入全国决赛,晋级国赛的人数比例仅约4.3%。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共有9支参赛队伍晋级全国决赛,组队的33名同学分别来自电子工程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机电工程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集成电路学部、空间科学与技术学院、人工智能学院等。为确保在赛事中展现西电学子的强大实力和良好风貌,在历时近一年的备赛过程中,实验室与设备处(工程训练中心)给予了高度关注,从资源调配到技术支撑,提供了全链条保障。通过系统规划赛前集训、组织专项实践辅导等举措,助力学生精进实操本领。参赛同学全身心投入备赛,课余时间几乎都用于作品的迭代完善——从最初的创意设想,到实物模型的搭建,再到技术参数的调试与整体方案的优化升级,每一步推进都饱含着他们的钻研心血与协作智慧。
国赛现场竞争激烈,西电学子始终保持从容稳健的心态,依托深厚的专业功底和亮眼的临场发挥,出色的表现不仅赢得了评委的高度认可,也获得了兄弟院校参赛师生的一致好评。
据介绍,近年来,该校实验室与设备处(工程训练中心)持续推进工程教育革新,采用项目引导式教学方法,把创新思维的培育融入到教学的每一个环节,明显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和自主能动性。中心积极鼓励学生参与各类学科竞赛,有力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和团队协作意识,成为发现和培养具有较强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协作精神的拔尖创新人才的重要支撑。(通讯员:杜昕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