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4日上午,西安石油大学举行能源人工智能研究院成立大会暨力行石油人工智能大模型发布会。中国科学院院士、西安交通大学徐宗本教授出席大会并作特邀报告,陕西省数据和政务服务中心副主任王根平讲话。陕西省教育厅、科技厅、工信厅等政府部门,中国石油长庆油田、国家管网西北分公司、昆仑数智等石油石化企业,西安交通大学、中国石油大学(北京)等兄弟高校领导和嘉宾出席大会。西安石油大学党委书记常江、校长王进富等校领导,职能部门、院(系)负责人及师生代表300余人参加大会。会议由学校副校长张荣军主持。
常江在致辞中表示,成立能源人工智能研究院和研发力行石油人工智能大模型是学校服务国家“数字中国”战略、赋能行业产业升级与科技革新的战略支点、创新引擎。作为一所有着兴油报国光荣传统的高等学校,深度参与国家战略、保障国家能源安全、驱动产业智能化变革,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是学校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使命。
常江指出,面对能源领域开采难度增加、绿色低碳转型严峻挑战,学校基于对人工智能深刻影响能源领域发展的基本判断,对人工智能技术巨大潜力的充分认识以及对人才培养的长远规划,决定成立能源人工智能研究院,打造力行石油人工智能大模型。这是学校主动对接国家战略,服务能源行业发展的使命担当。未来学校将依托研究院和大模型,深入开展能源人工智能领域的基础研究和关键技术攻关,帮助企业提高勘探成功率、降低成本、优化开采方案。这是学校推动学科交叉融合,提升科技创新能力的关键之举。通过能源人工智能研究院的成立,打破传统学科壁垒,促进多学科深度交叉融合,打造原创性科研成果。这是学校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培养高素质复合型人才的积极探索。能源革命需要“双料人才”,既要有工程师的“工匠精神”,又要有科学家的“数字嗅觉”。学校将以研究院为平台,以力行大模型为基座,培养更多适应时代需求的新型创新人才。这是学校深化产学研合作,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重要抓手。通过与企业联合开展科技攻关等方式,加速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应用,推动能源行业智能化、绿色化、高效化发展。
王根平在讲话中指出,西安石油大学长期深耕石油石化领域,始终与国家能源战略同频共振。能源人工智能研究院的成立和力行石油大模型的发布是学校学科交叉融合的里程碑,也是陕西省能源领域数字化转型进程中的里程碑。陕西省数据和政务服务局、陕西省数据和政务服务中心将持续关心、关注、支持西安石油大学能源人工智能研究院发展建设,助力学校在聚焦产业创新与关键核心技术攻关,驱动能源行业的智能化升级改造,打造更具竞争力的能源创新生态等方面取得新进展,促进陕西省从传统能源基地向智慧能源高地迈进。
王进富宣读了成立能源人工智能研究院的决定。他指出,人工智能已经成为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重要驱动力量,学校积极响应国家战略需求,主动适应能源领域发展趋势,深化学科交叉融合,推动科研改革创新,破解行业发展难题。学校将充分发挥行业院校特色优势,进一步聚合资源力量,深化校企协同创新,力争将能源人工智能研究院建成面向油气行业数字化转型、智能化发展的创新服务平台。
徐宗本院士、王根平副主任、省教育厅信息化处副处长刘贺英、长庆油田首席专家胡建国、宝鸡石油机械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曹晓宇、中石油工程材料研究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付安庆、宝石管业有限公司院长助理张峰,西安石油大学党委书记常江共同为西安石油大学能源人工智能研究院揭牌。
昆仑数智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西北大区总经理颜培金、西安交通大学软件学院院长王伟、西北工业大学计算机学院院长尚学群、西北大学数学学院教授张海、国家超级计算西安中心运营主任袁玉峰、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西安分公司副总经理花楠、陕西联通数字教育研究院院长赵静、学校校长王进富共同点亮LOGO,正式发布“力行石油人工智能大模型”。
研发团队代表,西安石油大学计算机学院院长刘志坤介绍并演示了大模型。
在特邀报告环节,徐宗本院士作了题为《大模型原理及其赋能模式》的报告,深入浅出的讲解了大数据、大模型专业知识,介绍了大模型原理及赋能工业化五大模式。
长庆油田数字和智能化事业部党委书记单吉全作了题为《长庆智能油气田建设情况介绍》的报告,介绍其智能油气田建设成果。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石油工程学院院长宋先知作了题为《钻完井大模型场景设计与前景展望》的报告,展望了钻完井大模型场景设计。
据悉,本次发布的大模型以“力行”命名,源自西安石油大学校训“好学力行、自强不息”,寓意西石大人自我力求进步、不畏艰险、勇攀科学高峰,全力推动能源行业智能化变革。(通讯员:郭晓蒙 曲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