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动态 > 正文

​浙大宁波理工学院实践团:让红色记忆在数字时代焕发新生

2025-07-16 09:48:19 来源:未来网

7月9日下午,浙大宁波理工学院“艺”润青春实践团,深入走访宁波樟村四明山烈士陵园,用手中的画笔和AI还原先烈旧影,青春接力红色传承,让红色记忆在数字时代焕发新生。

樟村四明山革命烈士陵园占地10多万平方米。2015年,烈士陵园入选第二批国家级抗战纪念遗址名录,是国家级烈士纪念设施保护单位、全国百个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之一。

纪念馆内泛黄的文件、磨损的军帽、定格着硝烟的老照片,串联起浙东革命的壮阔历程:从大革命时期党组织播下的第一粒火种,到抗战时期四明山根据地军民“甘洒热血护山河”的不屈斗争;从马克思主义在浙东的早期传播,到无数先烈用生命践行的“为人民谋幸福”的誓言。讲解员的讲述与实物展品交织,让“忠诚、勇敢、担当”的四明山精神具象化——那是雪夜送情报的村民眼中的坚定,是战士们补丁衣服下跳动的赤诚,更是跨越时空仍能点燃青春的信仰之火。

“这些模糊的照片里,藏着太多未被细说的故事。”实践团成员林馨凝视着馆内一张先烈的照片感慨,道出了实践团的特殊使命。他们此行的重点,正是运用AI技术对馆内珍藏的先烈旧影进行修复与复原:通过算法填补老照片的破损痕迹,让模糊的面容重显棱角,让褪色的军装恢复质感,让那些在历史尘埃中逐渐淡去的细节——比如一枚磨亮的纽扣、一道坚毅的眉骨——重新清晰。这不仅是技术的实践,更是对“记住”的承诺:用像素拼接起先烈的模样,用代码延续他们的精神故事。

实践团成员表示,修复旧影的过程,也是与先烈“对话”的过程:每修复一处磨损,都是对“牺牲”的再理解;每还原一份清晰,都是对“传承”的再坚定。未来,他们将继续以技术为笔,让更多红色影像“活”起来,让革命精神在青春一代的诠释中,成为照亮前路的永恒光芒。(通讯员:石文媛

作者: 编辑:郭超

中央新闻网站  专注青少年领域

版权所有:未来网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5108号 京ICP备17024435号-6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