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技新闻 > 正文

重庆高校首家公益学院在重庆城市科技学院成立

2024-03-28 09:53:33 来源:未来网

  3月27日下午,重庆城市科技学院社会公益学院成立大会暨揭牌仪式隆重举行。标志着重庆高校首家社会公益学院——重庆城市科技学院社会公益学院正式成立,也标志着学校在践行大学服务社会职能、培养公益人才、推动社会公益事业发展方面迈出新的一步。

  

  重庆市人民政府原副秘书长、重庆市慈善总会副会长况由志,重庆市红十字会二级巡视员、重庆市红十字基金会理事长彭超,重庆市教委二级巡视员谯建,永川区人大常委会党组成员、副主任张正元,重庆市教委民办教育处处长梁杰,重庆市慈善总会志愿者总队总队长翁顺春,重庆市慈善总会志愿者总队办公室副主任刘银,永川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皮生琴,重庆西源凸轮轴有限公司董事长、永川区慈善总会会长陈晓兵,重庆渝西矿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永川区慈善总会党支部书记、执行会长唐元华,永川区慈善总会常务副会长底慧,永川区慈善总会秘书长李英全,市红十字基金会渝爱同行项目部主任欧阳修美,市红十字基金会渝爱同行项目部副主任刘勇军,重庆市永川区血液中心献血服务三科招募组组长杨眉,重庆市永川区血液中心献血服务三科招募组组长邓舟,重庆城市科技学院领导刘学民、黄宗明、王银峰、吴敏、余林、田妍妮,学校教师和学生代表共同出席见证社会公益学院成立,大会暨揭牌仪式由学校党委副书记、副校长贾瑞主持。

  

  重庆城市科技学院理事长刘学民在致辞中表示,学校坚持志愿公益服务与五育并举相结合,持续深化“一院一公益”特色公益活动品牌化格局。社会公益学院的成立,是学校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重要举措,也是培养社会公益事业优秀人才的重要途径。他强调,今后社会公益学院将高起点打造好、设计好、筹划好公益学院运行理念、运行体系,深入开拓学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等方面的教育实践,努力打造一系列新的可持续发展的社会公益品牌项目;积极探索“公益+教学”新模式,将社会公益文化纳入教育教学内容的新思路、新做法,统筹校内外公益力量,陆续在学校人才培养目标中建构起公益教育体系,推进社会公益与教育教学的融合发展,为社会公益事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大的内生动力;以整合统筹校内外资源服务地方作为工作方向,发挥高校人才、资源优势,拓展合作渠道,积极探索与政府、行业、企业、社团组织合作共建共办公益项目,着力打造多位一体共建新格局,为社会公益事业和地区社会发展赋予新动能。

  大会现场,重庆城市科技学院党委书记王银峰宣读了《重庆城市科技学院关于成立社会公益学院及聘任的决定》。

  重庆市人民政府原副秘书长、重庆市慈善总会副会长况由志,重庆市红十字会二级巡视员、重庆市红十字基金会理事长彭超,重庆市教委二级巡视员谯建,永川区人大常委会党组成员、副主任张正元,重庆城市科技学院理事长刘学民,重庆城市科技学院校长黄宗明,重庆城市科技学院党委书记、政府督导专员王银峰共同启动社会公益学院,为学院揭牌!

  

  学校校长黄宗明为社会公益学院院长、副院长颁发聘书,党委副书记、副校长贾瑞为社会公益学院各部门授牌,纪委书记、校长助理田妍妮为校园公益大使授带。

  与善同行,让爱传递

  电气工程与智能制造学院2021级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学生周静,作为校园公益大使代表,向大家分享其长期以来践行社会公益活动的心路历程,并号召更多人投身到公益当中,播撒爱,传递爱。

  教育向善,沐光而行

  社会公益学院的成立,旨在汇聚社会各界力量,共同推动公益事业的发展。城科公益事业的发展,离不开社会各界公益榜样人物的支持与指导,现场,况由志,陈晓兵,刘学民座客《公益榜样人物访谈》,通过“面对面访谈”的形式,讲述他们与公益事业的故事,诠释他们的责任与担当,感受榜样传递的力量。

  

  访谈中,刘学民分享了学校热衷于社会公益事业建设的故事,以及未来城科推动社会公益事业发展的规划、措施;况由志谈及了自己与公益的缘起,并就大学里的“互联网+慈善”发表自己的看法;陈晓兵分享了在校企融合助力公益事业发展的道路上的想法和建议。

  访谈后,刘学民为社会公益学院名誉顾问况由志颁发聘书,况由志为社会公益学院赠送自己编写的公益书籍。学校副校长余林为社会公益学院导师陈晓兵、唐元华、底慧颁发聘书,副校长吴敏为大学生社会公益实践基地授牌。

  谯建代表重庆市委教育工委对重庆城市科技学院社会公益学院的成立表示衷心的祝贺!并提三点期望:一是真心期待重庆城市科技学院社会公益学院能积多方资源、聚多方合力共同探索公益慈善人才培养模式,联合开展公益慈善活动、研究公益慈善项目、设计公益慈善课程,深入推进更大范围、更高层次、更宽领域的合作,打造好重庆市高等教育率先进行社会公益化创新的鲜艳旗帜。二是真心期待社会公益学院能够聚焦立德树人之根本,传承重庆城市科技学院的优良办学传统,不忘初心、勇担使命,培养一大批具有社会责任感、公益慈善意识和创新能力的优秀人才;三是真心期待学校及各位社会公益学院的导师立足实际,探索公益慈善事业发展路径,打造符合我国重庆市实际的现代公益慈善理论和实践课程,形成具有一定影响力的创新成果;各位同学能够厚植公益情怀,增强理论素养、提升专业能力,积极参与投身社会公益慈善事业,为重庆市公益慈善事业高质量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通讯员:曾朝红 伏欣 罗子雄 陈涵)

作者: 编辑:高富灿

中央新闻网站  专注青少年领域

版权所有:未来网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5108号 京ICP备17024435号-6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