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北大新闻 > 正文

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师生共迎新春 “饺子会”上年味浓

2021-02-09 10:36:32 来源:未来网

  未来网高校频道2月9日讯(记者 杨子健 通讯员 王钰琳 刘月玲)2月7日是农历腊月二十六,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C307教室里充满了忙碌、交谈与欢笑。

  “这个金牛贴画偏了,再往左调一点吧。”这是该校2017级本科生刘树加同学正忙着串红灯笼、贴福字。教室的桌子上还分门别类地排放着调料、蔬菜、肉馅和饮品,旁边还备有口罩、免洗消毒液。

  据介绍,2021年寒假的燕园显得格外有“人气儿”:为保证科研、就业等事情顺利完成,许多同学选择留校过寒假,老师们也都值守燕园。临近春节,校园里也年味渐浓,学校及各院系为留校同学准备了各式各样的迎新年活动。

  该校国关学院这场暖意融融的活动正是其中一项。国际关系学院院长唐士其、党委书记初晓波,该校党委宣传部部长、国际关系院2017级本科生班第二班主任任羽中等老师们和寒假留校的同学们在一起,包饺子、写福字、迎新年。

  “来,切菜调馅儿,咱们早做早吃!”国际关系学院2017级班主任许亮老师卷起袖子,招呼着大家。另一边忙碌着摆桌子、分放饺子皮,两相配合,很快准备完毕。所有人围坐下,开始边聊天边包饺子。

  “老师您包饺子这么好?”张文静同学有点讶异地笑着问。

  “我们也是普通人呀,跟你们的父母是一样的。我这个厨艺是留学期间练的,咱们国关大部分得去海外交换。这平时吃饺子容易,现在能体会父母包得不容易了吧?”国际关系学院党委副书记祝诣博老师说。

  “饺子真是百家百味,我们那儿常吃鲅鱼馅的。”初晓波老师一边耐心地教同学怎么把饺子捏得更牢,一边聊起了家乡的饺子习俗。大家越聊越热络,“我们家也讲究放一个硬币或糖块,吃到幸运饺子的人有福气。”“我们云南那边吃饺子比较少,这真的是第一次动手包。”“北方是只要过节,都吃饺子!”

  “包饺子能成为节日习俗,我想更重要的是‘包’的过程。”初晓波老师把话接过来,讲起他对于这一饮食传统的理解,“大家放松下来,共同去完成一件事情,一起创造喜悦的氛围,然后一起享用。我们是一家人,所以才坐在一起包饺子。”一句话让大家心里暖意融融。这是属于“家”的归属感。

  “现场很多红色的元素,包饺子也好玩,感觉中国的春节气氛足,很幸福。而且和老师们一下子没有距离感了。”来自塔吉克斯坦的留学生白鹿不仅中文流利,包起饺子来也有模有样,“我之前在孔子学院学了两年,然后来中国留学两年了,除了知识之外,对中国文化啊、国情啊也更了解了。”

  “快来吃饺子,尝尝怎么样!”下锅煮熟后,两位老师一碗碗地盛起、传给同学们,大家迫不及待地拿起筷子开吃。

  “好吃!自己包的馅儿足。”“自己做的食物也更觉得香。”一吃起来,师生之间更没有了距离感,如一家人过春节般热闹融洽。

  “我吃到包着硬币的饺子了!”幸运儿韩雨成同学笑着用筷子夹起硬币。“可以许愿吗?希望疫情能尽快好起来,也祝愿自己和朋友们新年有新成长吧。”作为学校足球队的成员,日常训练不能间断,他说:“留校除了为训练,寒假也有更整块的时间写论文,还能和同学们一起搞搞爱好,学校给准备的过年活动又这么多。以前以为留校会无聊,但其实每天都挺充实快乐的。”

  “送给大家融媒体官微团队原创的北大窗花,希望给大家添喜气,在学校也能过个好年!”任羽中老师向大家送上了精致的窗花。

  “四季只有夏秋冬,打一节日。”吃完饺子,砸金蛋猜谜语活动让气氛再度热闹起来。“春节!”抢答者说出答案的一瞬间,大家恍然大悟地大笑着拍手。

  春节,也意味着新的开始。“新的一年,学术研究、生活,还是该做什么做什么,”唐士其老师给大家拜年道:“心态不要受太大影响。要充满希望!”

  “咱们之后继续约羽毛球,三十一起看春晚!”国际关系学院学工办的罗天灵老师向同学们发出邀请。在今天的活动之外,整个寒假里,国关学院留校的师生都在定期相约锻炼、交流沟通。

  福字窗花前,餐桌两旁,师生们继续从家常聊到学术,从饺子聊到文化。(图片来源北京大学官网)

作者: 编辑:瞿凯侠

中央新闻网站  专注青少年领域

版权所有:未来网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5108号 京ICP备17024435号-6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