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明确指出,要构建支持全面创新体制机制,深化教育综合改革,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改革创新。北京青年政治学院聚焦“中国式现代化”主题,在前期大中小学思政课创新实践的基础上,新学期伊始召开四次集体备课会,聚力再出发。
校际集体备课,针对拔尖创新人才的思政课往深里走
9月9日下午,北京市第八十中学校长任炜东、党委书记李军带领政治教研组教师来到北京青年政治学院,专题研究“中国式现代化”课程深化工作。2024年上半年,北京青年政治学院党委书记杨志成带领10位教师,由北京社科基金重点研究项目进行课程转化,走进八十中开设专题思政选修课。通过中国式现代化总论、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国特色、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中国式现代化的生动实践四个部分,贯穿整学期,面向高一学生系统讲授了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论与实践。
杨志成系统阐述了专题课程的构建思路,指出课程依托党的创新理论构建了中国式现代化理论讲授的内容体系,拓展了大中小思政课专题课程一体化形式,创新了故事载体式、历史穿越式、具身体验式、任务驱动式、仪式项目式等授课形式,锻炼了两校教师队伍,取得了课程建设的初步成效。新学期将在课程体系深化、经典原著融入、研究成果转化、队伍一体化打造上持续探索。
任炜东对任课教师表示慰问,指出专题课程打造了一门课程,锻炼了一支队伍,打造了一体化品牌,期待后续合作中打造大学中学双师课堂,增加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导读,引导学生读原文、懂原理、勇实践。李军肯定了课程在落实三中全会精神、推进思政课一体化改革创新、坚定学生理想信念、培养思政课教师队伍等方面的成绩。
八十中高中政治组教师史达为反馈了课程效果。北京青年政治学院党委宣传部部长、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周敏汇报了课程开设情况及阶段性成果。与会教师进行了交流研讨。
校内深度备课,针对不同学段的思政课往实里走
9月5日,北京青年政治学院召开中国式现代化主题课程群校内集体备课会,集中研讨新学期大学、中学多校多学段同时开设“中国式现代化概论”的授课内容与授课形式问题。杨志成给教学团队上了教育教学方法专题课。
杨志成结合主持的北京市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国式现代化的基本范畴和研究范式构建研究”,细致阐释了中国式现代化的内容知识体系构建,分析了不同学段的思政课育人目标,有针对性地提出各学段的课程实施技巧,部署了新学期的重点任务。他以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融入思政课为例,讲述了一堂示范思政课应该把握的技巧:在讲好会议精神、基本常识、基本概念、重大意义、重要决策部署的同时,综合运用多种方法让课堂在场生成,讲出重大会议与青年学子当下与未来职业发展的密切关系,讲出情感认同,讲好奋斗动力,鼓励自觉行动。
周敏汇报了上学期“中国式现代化概论”选修课在八十中的开设情况和本学期各个学校开设的基本要求。青年工作学院党总支书记徐杰汇报了新学期政务服务专业“中国式现代化概论”课的开设计划。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周颖汇报了新学期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融入各门思政课的基本思路。主题课程群授课教师参加了研讨。
院内改革创新,组建专题备课组的思政课往高质量走
9月6日与9月10日,马克思主义学院召开全体教师大会,研讨“中国式现代化概论”初中学段的课程实施,结合前期校际、校内备课会要求,建立了专题备课组。两位教师一组,磨合一个专题内容。
据介绍,新学期,主题课程群授课团队将在讲好校内思政课的基础上,分赴八十中、首都师范大学附属实验学校、北京青年政治学院平谷学校开展“中国式现代化概论”课程讲授,进一步探索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改革创新路径。(通讯员:杨春桃 张子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