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贵民新闻 > 正文

贵州民族大学学子“三下乡”:易地搬迁显真情 苗绣助乡村振兴

2021-08-18 10:05:50 来源:未来网

  8月1日至5日,贵州民族大学民族学与历史学学院“苗绣助力乡村振兴”实践团在陈倩、何慧琳两位指导老师的带领下,深入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的台江县、凯里市,考察易地扶贫搬迁经验、研究做好易地扶贫搬迁“后半篇文章”;调研苗绣产业助力乡村振兴的情况及进一步探索乡村振兴路径,以引导将所学关照现实、服务社会。

  探访居民“安居”与“乐业”

  8月1日,实践团到台江县萃文街道方黎湾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开展实践调研,实地考察繁荣户外箱包厂、妈妈制造扶贫工坊,了解社区落实“一户一人”以上稳定就业,确保搬迁群众稳定融入社区新生活的工作举措;观摩方黎湾社区服务中心推进“党建+教育”“党建+培训”“党建+就业”“党建+娱乐”“党建+治理”“党建+疫情防控”工作模式以引领新时代苗寨社区高质量发展的成功案例。

  助乡村振兴,绘锦绣蓝图

  第二天,实践团到台江县施洞镇开展实地调研,以深入了解施洞县易地扶贫搬迁政策实施与当地苗绣产业发展情况,通过走访非遗传承人、苗绣微型企业、考察苗绣产业发展现状,深入苗绣微型企业内部,探索施洞苗绣未来发展道路。

  乡村振兴,教育先行

  乡村教育事业的发展,是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支点。8月3日,实践团到台江县方召镇开展实地访谈时得知,今年台江县民族中学来自方召镇巫梭村的高三学生杨桃,以689分的优异成绩被清华大学录取,如今成为全县学习的榜样。此外,全镇有125人达二本分数线,37人达一本分数线,17人超过一本分数线50分。短短数年间,偏远村寨频频飞出“金凤凰”,通过对方召镇突飞猛进的教育成效的考察,其中离不开杭州“组团式”教育帮扶迸发的强劲推力。振兴农村教育事业,包括家长、社会、学校各方需共同配合,形成推动乡村振兴的教育合力,促进乡村教育的发展。

  易地搬迁显真情

  8月4日,实践团来到凯里市白午街道清泉社区与上马石社区,通过入户走访搬迁群众,寻访移民搬迁后就业、就学、医疗等方面的发展现状,深入了解凯里市易地扶贫搬迁群众安置情况。聚焦政府社区如何使村民转为居民,更好的使移民融入城市新生活。同时针对目前在安置移民中存在哪些问题,探讨解决方法,用实际行动践行写好易地扶贫搬迁“后半篇文章”。

  非遗古韵代代传

  8月5日,实践团到凯里市高新区管委会文创园“三苗匠人银博物馆”和“凯里民族蜡染馆”进行实地调研。两馆充分发挥企业产品创意研发团队的优势,将民族传统手工刺绣、蜡染工艺与现代时尚元素相融合,在现代设计中融入带苗、侗等不同民族刺绣及蜡染手工艺符号元素,已形成主题特色明显的系列旅游商品。通过观摩学习,实践团成员不禁感慨道:“苗绣、银饰、蜡染等民族技艺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承载了独具特色的苗族文化,应被世代所传承。”同时,民族技艺何去何从,“三苗匠人博物馆”和“凯里苗族蜡染馆”用她们的实际行动给出了回答。

  实践调研感党恩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为期五天的社会实践活动结束后,实践团的每一位成员都收获颇丰,真正实现了在实践中受教育、长才干。在考察落实易地扶贫搬迁政策过程中,实践团得知各易地扶贫安置点注重通过党建引领、加强服务、宣传教育、搭建就业平台几大措施为搬迁群众融入城市生活、脱贫致富、安居乐业提供有力保障。不仅如此,还从搬迁群众口中与笑容中真切感受到易地扶贫搬迁政策真正受惠于民。在考察苗绣产业发展过程中,实践团提出了苗绣产业发展也应创立相关品牌,打造特色文化产业。针对台江县正着力打造旅游产业的现状,提出文旅深度融合,树立“以文塑旅”、“以旅彰文”的融合发展理念。促进苗绣文化和旅游相互支撑、优势互补、协同共进,形成新的发展优势、新的增长点,进一步使苗绣产业助力乡村振兴。

  贵州民族大学民族学与历史学学院“苗绣助力乡村振兴”实践团本次走出校门、走向社会,主动接触社会、积极了解社会的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是新时代的青年大学生用自己力所能及的方式去回报社会,进一步明确青年大学生的成才之路与肩负的历史使命,增强回报社会的意识的一次实际行动。(通讯员:贵州民族大学潘小露)

作者: 编辑:彭茹

中央新闻网站  专注青少年领域

版权所有:未来网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5108号 京ICP备17024435号-6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