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黑龙江外国语学院与日本京都情报大学院大学硕士研究生联合培养签约仪式暨硕士研究生导师聘用仪式举行。日本京都情报大学院大学校长寺下阳一、招生部兼留学业务部部长李美慧、留学生业务部中国事务部负责人玄哲勇;黑龙江外国语学院校长刘英、常务副校长隋俊、软件学院院长史琳、软件学院书记刘杨秋、软件学院教学副院长王鹏、软件学院副书记王闯以及教师代表出席签约仪式。软件学院教学副院长王鹏担任此次仪式主持。
首先,由王鹏回顾了自2019年签署联合培养协议以来,中日两校的合作成果。软件学院从2019年建院以来实现了跨越式的发展,从2019年首届的37名学生和4名教职员工,发展至今已经达到1165名学生和52名教职员工。从最初的日语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日语专业,到2021年增设软件工程专业+日语专业,形成了外语和工科专业的复合型培养模式。双方共建共享课程,共建日语能力考试题库,共同开展跨文化交际工作坊系列活动。两校共同设立奖学金。目前已有267名学生赴日攻读硕士,其中2019级35名学生获教育部学历认证,2020级57名学生将于今年9月毕业。毕业生就业前景广阔,部分学生就职于日本云雀集团、高岛屋、东京Softusing等国际知名企业、IT公司、贸易公司、春秋航空等,以及中国移动、印孚瑟斯、中国银行等国内企业,也有在中国高校任教的优秀学子,充分体现联合培养的卓越成效。
隋俊在致辞中首先对日本京都情报大学院大学寺下阳一校长一行到访表示热烈欢迎,他表示黑龙江外国语学院作为省内唯一一所专注于应用型外语人才培养的高校,经过30余年发展,已成为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国际化本科院校,与全球36个国家和地区的140余所高校建立了合作关系。自2019年与京都情报大学院大学开展“跨国双校园”合作以来,两校在“日语+IT”复合型人才培养上成果显著,毕业生升学及就业率明显提升。此次硕士研究生联合培养协议的签署,标志着两校合作迈向新高度,未来将继续深化教学与科研合作,为中日教育交流树立典范,并期待双方合作再创佳绩。
寺下阳一在致辞中感谢了刘英校长及贵校各位领导和老师的辛勤付出,自两校建立合作关系以来,开创“本硕贯通“和”跨国双校园”的培养模式,不断发展中取得了丰硕成果。通过一系列教育模式的创新,双方实现了跨专业、跨国界、跨文化的深度合作。未来,两校将在数字教育、人工智能、ERP等领域继续深化合作,扩充互派项目和短期交流项目,共同打造可持续发展的国际协同育人的合作典范。
刘英在致辞中表示六年来两校合作从选派学生留学升级为深度联合培养。感谢日本京都情报大学院大学在课程共建、教学平台共享、就业指导、题库共建、共育科研等方面给予的大力支持,持续助力学生实现"日语+工科"跨学科学习,使学生真正感受到“双校园”身份。同时高度赞扬日本京都情报大学院大学设立了奖学金和困难帮扶机制,全方位助力学生成长。刘校长强调黑龙江外国语学院持续落实“112235”育人体系,重视学生的全面发展,未来将同京都情报大学院大学一同继续深化科研合作、推动短期交换计划,期待双方携手培养更多具备国际视野的国际化人才,实现高质量发展。
日本京都情报大学院大学与黑龙江外国语学院签订了硕士研究生联合培养协议。此次签署标志着两校的合作迈入了新阶段。
在此次签约仪式上,两校校长还为硕士研究生导师颁发了聘用证书。正式聘请黑龙江外国语学院软件学院史琳、刘杨秋、王鹏、王瑞、王绍锋、李鑫、杨婧7名教授、副教授担任日本京都情报大学院大学硕士学位研究生指导教师。
两校携手,共育英才。据介绍,此次签署标志着两校的合作迈入了新的阶段,为跨国双校园人才培养模式注入了新动力。黑龙江外国语学院与日本京都情报大学院大学将持续深化合作,共同探索国际化人才培养新路径,为培养更多具有全球视野和社会责任感的复合型、国际化、应用型精英人才而不懈努力。(通讯员:王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