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珠江新闻 > 正文

华南农业大学珠江学院举办“财商论道”学术讲座

2024-04-22 10:30:40 来源:未来网

  随着移动互联网、云计算、物联网、区块链、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广泛应用,大数据与土地、劳动、技术和资本等生产要素推动着经济的迅速发展。近日,华南农业大学珠江学院商学院举办“财商论道”讲堂,邀请来自华南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的五位学者,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评审专家、博士生导师、经济学教授米运生,国家社科基金评审专家、博士生导师、经济学三级教授柳松,数量经济学博士、农业经济学副教授姜美善,经济学博士、劳动经济学副教授文乐,广东省农业农村厅金融支农智库成员、应用经济学博士、经济学副教授周丽云,华南农业大学珠江学院商学院院长叶小芬、党总支书记邵璐霞、副院长马斌及商学院师生参加讲座。讲座围绕农户贷款模式创新、小农户信贷可得性、商品金融化、货币供给,以及乡村规矩的价值与作用等议题展开。

  讲座伊始,米运生教授以“农户分化背景下的农户贷款模式创新”为研讨主题,对传统农村金融信息的市场结构进行了深入剖析,指出其存在不完全竞争的问题。他详细阐述了农户分化(地缘、业缘和亲缘)与农村信息市场结构的变化,并以职业分化为例,分析了外出务工(创业者)和农业从业者的硬信息与软信息的分布差异。随后,米运生教授提到农村金融信息的市场结构中比较优势的形成,以及农户行为模式和特征的改变,并对从道义小农向理性小农的转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米运生教授提出了在信息比较优势结构和农户行为模式转变的双重背景下,农户贷款模式亟待创新的观点。

  

  姜美善副教授作了“农地确权对小农户信贷可得性的影响——基于双稳健估计方法的平均处理效应分析”的分享。她基于我国九省小农户的调查数据,运用双稳健估计方法进行了平均处理效应模型分析,她表示,农地确权政策可以显著提升小农户的信贷可得性。具体而言,在需求方面,确权政策通过提高小农户的土地安全性,激发农业长期投资并增强信贷意愿,进而促进了信贷可得性的提升。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把握我国农村金融的发展现状。

  

  文乐副教授以“乡村‘规矩’的形成:历史、社会与个体”的进行主题报告。他认为,当今时代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和科技的飞速发展,给乡村关系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冲击与挑战。曾经根植于土地制度、儒家文化和人情关系的乡村规矩正面临深刻的变革。传统的农耕生活被现代化生活逐渐取代,人口流失和老龄化问题日益严重,技术发展颠覆了传统产业和社会结构,在这一背景下,应重新审视乡村规矩的形成与演变,挖掘其背后的价值与作用,思考如何在时代变革中,保留其核心价值并应对现实挑战,使之与时俱进。

  

  周丽云副教授进行了“商品金融化:实物变身金融资产的魔法”的主题报告。她从多个层面解析了商品金融化,并认为商品金融化指的是将实物商品作为金融资产进行投资、交易和融资的过程,而这一现象在现代经济中日益常见。商品金融化不仅丰富了金融市场的产品种类,也为投资者提供了新的投资渠道。她还阐述了商品金融化的标准与内涵,商品金融化需要满足一定的标准,如具有明确的交易市场、价格发现机制和标准化合约等,商品金融化的内涵则包括了风险管理、价格发现、资产配置等多重功能。她在谈到实物商品金融化的过程时,以大宗商品为例,详细地解释了从实物到金融资产的转变,并进一步分析了我国商品金融化的现状。她提到,我国商品金融化虽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一定的差距。

  

  柳松教授作了“信用货币的本质与中国货币供给之‘谜’解读”的报告。他从信用货币的本质、中国货币的供给两个方面进行了详细阐述。他首先从信用货币的演进讲起,从公元前3200年货币诞生在美索不达米亚平原,到公元前1500年来到了中国,从贝壳被秦始皇在公元前221年固化成外圆内方的铜钱,再到公元994年来到了今天的成都附近,从交子的应运而生引入主题。他谈到,自货币产生以来其形式一直在不断地发展演变,随着商品流通的扩大和经济发展程度的提高,货币形式经历了从低级向高级不断深化的过程。随后,他分析了我国在四个不同阶段货币的供给情况,并认为货币需求具有一定内生性,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有助于促进我国经济的转型升级。

  

  本次学术讲座每场均设置了互动交流环节。师生们纷纷表示,讲座紧贴时代发展,学术性强,干货满满,参加本次学术讲座受益匪浅。

  金融工程教研室包国丰老师分享到,姜美善副教授的报告展现了其科研团队的优秀成果,报告基于我国九省小农户调查数据,运用双稳健的平均处理效应模型,研究了农地确权对小农户信贷可得性的影响及其作用机理而形成。研究成果表明农地确权可以提升小农户信贷可得性,确权提高了小农户的土地安全性,增加了农业长期投资并提高了信贷意愿。姜美善副教授团队的研究从作用机理、研究结果、供给方面的影响路径、制度和组织创新等方面展开,体现了严谨的科研态度,对我的教学和科研都有很大的启发。

  金融工程教研室庞冲博士提到,周丽云副教授的“商品金融化:实物变身金融资产的魔法”讲座给同学们带来了丰富的知识。讲座解释了产生金融化现象的原因,通过案例阐述了“价格和价值”“投资和投机”的概念;通过对学术论文的分享,使同学们加深对“普通商品金融化”“大宗商品金融化”,以及“金融化与其他市场的联系”的了解。周丽云副教授还为同学们讲解了指标以及对应的含义,为金融工程专业课的教学提供了新思路,非常有价值。

  市场营销2104插本班冼土梅同学说到,柳松教授“信用货币的本质与中国货币供给之‘谜’解读”,从世界货币发展历史引入讲座的内容,结合中国经济发展的四个阶段,介绍了每个阶段的经济发展重点和特点,然后对货币需求和央行的货币政策进行了对应的解读,最后分析了广义货币高增长的原因。柳松教授所举的案例通俗易懂,把货币贬值率、四万亿刺激计划、央行和商业银行之间的猫捉老鼠游戏讲得生动有趣,听完讲座后我对于货币、投资有了新的认识。

  商学院院长叶小芬表示,本次系列学术讲座为师生们带来了精彩的学术盛宴,激发了同学们求知的兴趣和热情;五位教授还与商学院教师就教学、科研、产教融合等进行了面对面的指导、交流,拓宽了师生们的知识视野。

  据介绍,本次讲座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把握我国农村金融的发展现状,为同学们提供了一个全面、深入的商品金融化视角。今后,华珠商学院将举办更多优质的学术讲座,不断开展基于产出导向的人才培养体系建设,培养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面向数智化变革的新商科人才。(通讯员:尧学慧)

作者: 编辑:瞿凯侠

中央新闻网站  专注青少年领域

版权所有:未来网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5108号 京ICP备17024435号-6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