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动态 > 正文

浙大宁波理工学院教师获2021年度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项目立项

2021-09-13 09:31:17 来源:未来网

  近日,2021年度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项目正式立项名单已经公布,本年度共立项221项,其中浙大宁波理工学院商学院教师郭晓琳博士申报的项目《机构改革背景下长三角地区推进文旅融合治理能力现代化研究》(批准号:21BH154)获准立项,也是学校建校以来第二个获批立项的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项目。

  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项目是艺术学科中层次最高、资助力度最大、权威性最强的科研项目,具有重大的导向性、权威性和示范性,在我国科研体系中具有重要意义,每年的竞争非常激烈,此番立项标志着学校人文社科科研工作的又一个进步。

  郭晓琳博士长期聚焦旅游管理与国家治理现代化等领域研究,曾在国家一级出版社出版过个人专著《旅游者的面子:大流动时代中国消费者的文化嬗变》,以及共同主编过国家教指委指定教材《旅游消费者行为》,此外还有发表相关论文若干。2018年党和国家机构改革以来,文旅融合成为一个理论与实践上的热点问题,相关课题申报指南中多次给予指引。郭晓琳博士结合个人研究兴趣和多年积累,不断推进相关研究,积极开展课题申报。

  在课题申报过程中,郭晓琳博士多次参与学校组织的课题申报辅导会并向相关专家请教学习,不断提升科研素养和申报技巧。商学院持续多年的学术沙龙氛围营造,工商管理系的旅游管理问题研究团队长期深耕宁波和浙江的旅游问题,均为课题成功申报打下了坚实基础。此次申报过程中,郭晓琳博士积极组织校内外学术团队参与课题,校内共有4位老师是课题组成员。而且,郭晓琳老师长期注重以学术带动学风,积极带领学生参与社会调研,培养学生的学术兴趣和学习动力,其所带2020届毕业班深造率超过20%,位居全校前列。其常年利用暑假带领转型中国读书会同学开展暑期调研,学生在各项科研立项和学术创作上佳绩不断。在带领学生开展社会调研的过程中,通过师生交流,郭晓琳博士也不断发现新的问题和研究方向,做到师生教学相长、共同进步。

  郭晓琳博士总结自己此番申报获得立项的经验时认为:首先是“接天线”。选题要切合国家的重大战略需求和聚焦重大理论问题,尤其是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具有明显的国家意志导向。其次是“不动摇”。认准的研究领域要持之以恒,不能轻易动摇,不断积累,终会有所收获。其三是“重团队”。良好的科研团队是出成果的必要条件,社科研究日益走向集体学术,这是大趋势,单打独斗并非未来的主流。团队既有校内也有校外,既有老师也有学生,这样容易兼收并蓄。其四是“接地气”。具体的研究要有落脚点,要立足学校和地方的实际开展研究,人文社科研究不太可能脱离地域性,学校在研究长三角区域上有优势,这个优势值得发挥,也容易获得政策和理论界的接受认可。最后是“磨技巧”。课题申报是一种高度凝练式和规范化的表达,有其内在的规律性,需要多参加校内外的各类培训,向专家行家虚心请教,不断提升写作能力。

  该校一直高度重视人文社科研究的质量提升,通过积极搭建科研平台、完善科研机制、营造学术氛围等一系列措施,有效推动了教师高水平科研项目立项及研究成果产出,促进了学校科研工作的持续发展。(通讯员:浙大宁波理工学院李青青)

作者: 编辑:瞿凯侠

中央新闻网站  专注青少年领域

版权所有:未来网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5108号 京ICP备17024435号-6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