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校特色 > 正文

朱家坪村:“暖心食堂”托起幸福晚年 多元产业筑就振兴之路

2025-11-03 18:43:22 来源:未来网

在山东省沂水县夏蔚镇,有一个名为朱家坪的小山村。近年来,这个山村以一口“暖心食堂”为原点,探索出一条“党建引领、孝善赋能、产业反哺”的乡村振兴之路,将昔日普通的山区村落,打造成了远近闻名的幸福样板。

“作为一名土生土长的农村干部,我明白,想把村子搞好,光靠一股劲儿不行,还得有方法、有思路。”张都金说道,2016年他报名参加了县里组织的中专学历教育,2020年又接着读了专科。他坦言:这段学习经历,让他开了窍,也给朱家坪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变化。

面对村内老龄化突出的现实挑战,在村党支部书记张都金的带领下,朱家坪村党支部于2021年创办了全县首家村级“暖心食堂”,为70岁以上老人提供免费午餐,并对行动不便者送餐上门。

这一创新举措,以党支部为核心,组建起一支36人的固定志愿服务队,通过动员乡贤捐款、回收闲置车间解决了场地和资金难题。“暖心食堂”不仅解决了老人的吃饭问题,更成为弘扬孝善文化、凝聚乡风文明的精神阵地。村里组织返乡青年为老人们拍摄“千岁组合”短视频,记录乡村生活,多条视频播放量破千万,甚至创下超1.1亿播放量的纪录,让朱家坪的温暖故事传遍全国。

目前,朱家坪“暖心食堂”的成功模式已在全县复制推广,带动创办了120余家类似食堂,惠及老人5600余名,并入选2024年全国志愿服务“四个100”先进典型,获得了多个荣誉和主流媒体的广泛报道。

为确保“暖心食堂”可持续运营,朱家坪村没有单纯依赖“输血”,而是积极探索“以产养服”的良性循环模式。

村集体通过党支部领办合作社,发展起馒头坊、煎饼坊、豆腐坊等特色产业,打造“泉乡坪上”农产品品牌。这些利用传统手艺生产的农副产品,既保障了食堂的免费供应,还通过线上线下渠道销往全国,每年带来约30万元的销售额,为村集体增收3万余元。

同时,朱家坪村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建设了7处特色民宿、可容纳200人同时就餐的农家乐,以及羊角蜜、草莓等五处采摘园,打造集吃、住、游于一体的旅游综合体。乡村旅游每年为村集体增收超过10万元,真正让乡村风光变成了“美丽经济”。

朱家坪村的蝶变,离不开带头人——村党支部书记张都金。这位“齐鲁乡村之星”获得者,从创办暖心食堂到领办合作社,始终是村庄发展的核心引擎。

为使村庄发展持续迸发活力,张都金近期又开辟了“摆摊+直播”的新赛道。他亲自走进沂水县城,一边摆摊售卖炒菜、熟食和农产品,一边进行直播带货。这种方式坚持半年多来,人流量和销售额均实现翻番,为朱家坪村的特色产品打开了新的销路,也展现了基层干部在乡村振兴中不断创新的开拓精神。

从一口食堂的温情,到多元产业的繁荣,朱家坪村用实践证明:乡村振兴,既要塑形,也要铸魂。通过党建引领,将资源劣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努力走出了一条“环境美、产业旺、百姓富”的好路子。

作者: 编辑:侯智

版权所有:未来网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25711号 京ICP备17024435号-6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