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动态 > 正文

北京石油化工学院:基于数智技术的应用型高校“工程制图”课程建设探索

2025-09-26 10:01:34 来源:未来网

近十余年来,我国高等教育发生诸多变革,自2019年开始进入普及化教育阶段。作为互联网原住民的00后,个性鲜明、创新意识强、具有多元价值观。学生群体的这些变化为高等教育带来了新的挑战;与此同时,数字化、智能化正引领教育变革和创新的新浪潮。

北京石油化工学院是一所具有鲜明工程实践特色的应用型高校,始终秉承“崇尚实践、知行并重”的教育理念,提出打造首善之区工程师摇篮、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办学目标。学校机械工程等7个专业通过国家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能源与动力工程等8个专业获评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工程制图课程是高校培养工科学生职业素质的第一门课程, 对培养学生遵守工程规范与标准的意识至关重要,更为学校专业认证与一流专业建设提供了重要支撑。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工程设计已经突破了传统绘图形式,逐渐迈入数字化时代,CAD技术已经被广泛地应用于工程制造中。教学手段也随着每一个技术的进步在迭代更新,数智技术已经深入到教育的全领域。因此“工程制图”课程紧跟时代需求和应用型高校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在“以学生为中心,以成果为导向,强实践重创新”教育理念的引导下,将数智技术与课程内容深度融合, 围绕“新工科”背景下智能制造等新专业对工程人才的能力需求,开展基于数智技术的课程建设研究与探索,显著提升了应用型高校“工程制图”课程教学质效。

“京南三校”共建共享数字资源

自2018年起,“京南三校”的图学教师联合建设系列配套数字资源。其中数字教材以文字、微视频、动画、图片、扩展阅读等形式呈现相关知识。学生可自主调节学习进度、开展交流互动、并通过测试题来检验学习效果。数字教材为学生创建了个性化主动学习的便捷环境,是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得力的新质教学工具。目前数字教材被300余所高校选用,应用量近2.9万册。获评北京高校优质本科教材3部、优质本科课件1个。

数字教材

实施“三链接四结合”教学模式

依托先进成图技术,实施"空间几何元素重构-立体库扩展-工程结构迁移"三阶段链式培养及“线上线下、课内课外、虚拟实体、理论实践”四结合的教学模式,有效增强了学生的学习体验感和内驱力,提升了其应用能力和创新意识。近年来学生在各类竞赛中的获奖数量与级别逐年提升,在全国大学生先进成图技术与产品信息建模创新大赛中累计获得包括团体一等奖在内的奖励300余次。

数字化实训

实施多元动态智能化评价和反馈

通过细化评价量表,借助云班课平台大数据智能管理功能,为学生实现精准画像、精准评价、学情预警。构建“面对面沟通+云班课互动+微信交流”的实时沟通渠道,及“大数据过程跟踪+智能分析+即时反馈”的评价机制。学生持续的获得感有效激发了其学习的主动性和持续性,促进了综合素养和能力提升。

大数据智能管理与课程分析报告

在课程建设中还同步锻造了高素质教师队伍,涌现出北京市教学名师、课程思政教学名师和团队,并有教师斩获中国石油教育学会首届教师教学创新大赛一等奖等。2023年获得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累计承办图学会议和应邀作报告20次,影响超过10000人次,发挥了良好的引领示范作用。(通讯员:丁乔

作者: 编辑:郭超

版权所有:未来网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25711号 京ICP备17024435号-6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