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动态 > 正文

产教融合创新实践:北京石油化工学院校企协同课程开发全流程探索

2025-09-26 13:40:05 来源:未来网

课程作为人才培养的最小单元和核心载体,在深化产教融合的国家战略指引下,北京石油化工学院经济管理学院抓住“课程”小切口,以“课程革命”推动“质量革命”,聚焦“为谁建、建什么、怎么建”三大核心问题,探索校企合作课程开发全流程创新实践,形成了可复制、可推广的产教融合新范式。

一、定位维度:重构生态,锚定全产业链需求坐标

学院突破“点对点”校企合作局限,形成“行业协会+生产企业+服务企业”的全产业链协同机制。通过与立信央企事业总部、久其软件、华润医药等20余家产业链关键节点企业深度合作,不仅对接单个企业用人需求,更着眼于产业链动态发展对复合型人才的能力要求,使人才培养精准匹配产业生态演进趋势,形成了“教育链-人才链-产业链”三链融合的育人生态。

考察交流现场

二、内容维度:创新课程,打造阶梯式融合课程群

基于产业能力图谱分析,系统开发三类校企课程:(1)能力锚定型课程,例如《大数据综合实践》课程,以久其软件岗位标准为基准,构建“数据采集-清洗-建模-可视化”全流程能力培养内容体系。(2)项目沉浸型课程:例如《财税综合实训》将安仕丹咨询、立信会计师事务所等真实项目拆解为需求分析、方案设计、系统实施、效果评价等多个情境模块,形成“做中学-学中创”的闭环。(3)问题探究型课程:例如《物流与供应链管理实践调研实习》围绕华润医药物流扫码漏扫等行业痛点,开展“问题诊断-方案设计-实施优化”全流程训练。

三、机制维度:完善保障,构建多维育人支撑体系

• 教学实施:采用“企业导师项目现场指导+院校教师理论升华”的双线教学协同支撑

• 平台建设:形成“校内仿真实验室+企业实景工作站+云端案例库”多平台保障

• 评价体系:融合专业标准与企业KPI,形成“专业技能×职业素养×创新潜力”的立体化评估矩阵

经过多年探索,实现了从单个企业到全产业链,从单门课程到课程群、从松散合作到机制化协同、从知识传授到价值创造的多重突破,为应用型高校产教融合提供了可复制的范式经验。(通讯员:李海萍

作者: 编辑:郭超

版权所有:未来网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25711号 京ICP备17024435号-6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