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动态 > 正文

北京石油化工学院:“强基固本 交叉融合”机械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与实践

2025-09-26 14:08:48 来源:未来网

北京石油化工学院是一所具有鲜明工程实践特色的高水平应用型北京市属高校,国家制造强国重大战略驱动及新工科背景下,智能制造是学校机械工程学科发展的重要方向,首都区域经济发展对于传统机械专业的转型升级提出了更高要求,高水平应用型机械工程技术人才成为制造类企业转型升级的关键动力。在北京市教委及高教学会等多个教改项目支持下,立足学生工程能力本位,探索机械工程卓越人才培养之路。

构建了适应首都区域经济发展的人才培养模式,培育机械工程创新人才

面向智能制造、人工智能等新兴科技领域发展需求,以一流专业建设和创新型人才培养为目标,推进产教融合、科教融合,“价值引领-课程强基-实践赋能”三位一体建设路径,构建“思教、产教、科教、赛教”四融合及“强情怀、强基础、强实践、强创新”的四融四强人才培养模式。德育领航,建设“双线并举”思政育人体系,思政与专业融通贯穿人才培养,将价值育人根植于工科教育为特征的专业教学,激发学生内驱力;课程建设夯实工程基础理论,注重工程思维和兴趣引导;深度融合信息技术、人工智能技术及科研赋能,全方位强化工程实践,培育创新思维和能力。

建设了多维融合互通的教学模式,筑牢学生学科专业基础

教育链与产业链双向对接,树立以价值引领为导向的课程观,实现课程思政全覆盖,以产业需求为导向,动态调整人才培养方案,重塑理论和实践双驱互融的课程体系;加强课程建设,全面提高课程的“两性一度”,绿色设计及双碳理念贯穿于机械装备设计及制造全过程,打造高质量专业基础课程群;推进课程的交叉融合和跨学科知识体系构建,建设(云)教材、案例库、实验装置等多形态教学资源,助力学生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积极改革教学方法、实施过程性多元化考核方式。

构建了全链条工程实践育人体系,形成创新能力培养机制

采用线上线下、课内课外、校内校外协同延续化培养,“学-练-赛-研-创”结合,实行双导师制,建设“志趣引导-专业训练-项目提升-综合创新”的多元化、分层次的工程实践平台。优化课内基础实验、课程设计及主题实践等,建设综合创新型试验、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平台及人工智能工程案例;以学科竞赛为抓手,实行“校内-北京市-国家级”三级学科竞赛制;校企合作,建设智能制造生产线、数字孪生平台,拓展实训时空;多种途径实现竞赛题目、科研成果、技术创新进课堂等多维协同育人,培养学生机械创新能力。

应用实施成效显著,学生工程实践和创新能力极大增强,毕业生就业竞争力显著提升,就业率95%以上;机械工程专业两次通过国家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获批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机械工程学科入选北京市高精尖建设学科。先后获北京市工人先锋号、北京高校优秀本科育人团队;获批2门国家级本科线下一流课程;4门次北京高校优质本科课程和优质本科教材课件;学生获省部级以上学科竞赛300余项、专利100余项;建设有“致远新工科实验班”和“中德工程师”班,社会影响力显著。(通讯员:张洪伟)

作者: 编辑:郭超

版权所有:未来网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25711号 京ICP备17024435号-6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