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广州市白云工商技师学院现代交通系,许本天老师正将兵法智慧融入新能源汽车检测与维修的课堂。他的教学既是一门严谨的科学,也是一门充满温度与艺术的学问,深刻点燃了学生们的学习热情。

“无规矩不成方圆,但规矩要让学生心甘情愿遵守。”许老师的课堂管理堪称艺术。他用“商鞅立木”管理课堂,与学生共同制定《专业课课堂纪律守则》,用“迟到扣分、答题加分”的量化机制,让每个学生都成为规则的制定者和执行者。
最让人敬佩的是,无论刮风下雨,他总能提前30分钟到教室准备。调试设备、设计板书、布置实训场地,这种以身作则的态度,让学生们深受感染,课堂抬头率100%,课堂做笔记达到100%,学生整体学习状态得到提高。
面对学生注意力问题,许老师祭出36计中的“偷梁换柱”采用了座位变法——打破传统布局,采用U型、分组等灵活形式,每周轮换座位。这一招让课堂互动参与度飙升,学生专注度直线提高。
在讲解新能源电池均衡电流计算这个难点时,他组织分组竞赛,获胜组获得实训优先权。结果令人惊喜:知识点正确率从28%跃升至95%!他还善于用生活实例类比专业知识,比如用48V电动自行车电池包讲解汽车电芯串并联,让抽象概念瞬间变得通俗易懂。
作为新能源汽车专业的教师,许本天老师深知技术更新换代的速度。他运用 “假途伐虢” 之计,深入比亚迪等知名企业的生产一线,为企业的新技术、新知识“借道”,最终成功地将其转化为滋养课堂教学、培育前沿人才的宝贵资源。
在学校小鹏校企合作基地,他虚心向企业师傅请教新能源汽车的最新诊断方法和新能源技术特点。这种持续学习的精神,不仅让他的教学内容始终保持前沿性,更让学生们能够接触到最贴近实际的知识和技能。
许老师深谙教育之道不在于管理学生的行为,而在于赢得学生的内心。他运用的正是“擒贼擒王”的至高境界——不拘泥于纠正表面的错误,而是通过洞察、激情与关爱,直接触动和引领每个学生的精神核心,从而使学生发自内心地发生积极转变。
最让人感动的是他对学生的关爱。学生刘同学曾频繁迟到,许老师没有批评,而是通过微信持续鼓励,三周后彻底转变,还获得了“进步奖”。对于有汽修经验的梅同学,他委以助手职责,鼓励他持续奋进,深研技术。
许本天老师用自己的行动诠释着什么是真正的教育。他说:“课堂不仅是知识的传递场,更是习惯养成、人格塑造的育人园地。”在他的课堂里,看到了教育的温度,感受到了师者的情怀。(通讯员:韦磊)
版权所有:未来网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25711号 京ICP备17024435号-6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