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6日,黑龙江外国语学院与瑷珲历史陈列馆正式签署共建协议,并举行授牌仪式。参加活动的有瑷珲历史陈列馆馆长孟晓丹,宣教部主任王秋姗,学校纪委书记、副校长焦洪双,副校长李云波,教务处处长房元辉等领导。马克思主义学院执行院长王刚主持活动。
李云波代表学校对梦晓丹馆长一行表示热烈欢迎。他表示,瑷珲历史陈列馆作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国家一级博物馆,不仅展示了黑龙江流域的历史变迁,在弘扬民族精神、增强历史使命感等“大思政课”建设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它不仅是历史的见证者,更是民族精神的传承者,其丰富的历史资源和鲜明的教育主题,为学校思政课提供了生动的实践课堂。希望通过校馆合作,进一步发挥瑷珲历史陈列馆在爱国主义教育、历史观塑造、文化自信培育等方面的独特作用,助力培养新时代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孟晓丹在推介中详细介绍了瑷珲历史陈列馆建设和发展,强调瑷珲历史陈列馆立足丰富的文物资源与展陈体系,坚持将爱国主义教育、国防教育、社会教育贯彻始终,主动融入学校教育,构建起"沉浸式+互动式"思政教育新模式,致力于将历史现场转化为思政课堂,让文物成为传承红色基因、培育时代新人的生动教材,成为学校教育的补充、延伸和强化。
随后,李云波和孟晓丹共同签署了《黑龙江外国语学院与瑷珲历史陈列馆开展结对工作协议》,并为“大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授牌。
签约仪式后,由瑷珲历史陈列馆宣讲团成员赵竟序介绍《走进瑷珲历史陈列馆》,宣讲团成员王欣宇介绍《抗日民族英雄——马占山》的赤胆忠魂事迹,带领师生聆听文物背后的家国故事,触摸中华民族不屈的脊梁。
据介绍,黑龙江外国语学院将以此次馆校共建为契机,聚焦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持续探索特色的“大思政课”实践教学路径,不断拓展实践育人的空间和阵地,提高思政课的针对性和吸引力,引导广大青年学生努力成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通讯员:王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