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9日下午,哈尔滨市中小企业合作与发展服务协会食品产业发展专业委员会与黑龙江外国语学院经济管理学院校企合作交流座谈会暨授牌仪式在黑龙江外国语学院国际交流中心举行。协会执行会长孙莹莹、秘书长高婷婷等一行与黑龙江外国语学院经济管理学院院长陈丽燕教授、党总支书记徐耀芬副教授、市场营销系主任迟媛教授等校方领导共同出席,双方就深化产教融合、协同育人展开深度对话,并签署合作备忘录,开启校企合作新篇章。
共话合作愿景 共谋发展蓝图
孙莹莹在致辞中表示,协会将充分发挥食品产业资源优势,搭建校企协同育人平台,助力高校培养"懂产业、能创新"的复合型人才。随后协会副秘书长李怀敏、吴迪分别就校企合作计划及产学研创新举措进行解读,强调通过项目实践、技术研发等路径推动教育链与产业链深度融合。
陈丽燕在致辞中表示,此次合作是学院推进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重要举措,未来将依托产业资源优化课程体系、强化实践教学,为学生提供更多贴近市场的实训机会。她表示,黑龙江外国语学院将充分发挥平台作用,联动叮当科技等行业领军企业,开放智能生产线、共建实验室等资源,助力企业和社会培养“外语+专业+数智”“懂产业、能创新”的复合型人才。最后,陈丽燕强调:“校企合作是高等教育改革的必由之路。我们将以实践基地为支点,撬动教育供给侧与产业需求侧的同频共振,为龙江全面振兴贡献智慧和力量”。
授牌签约 开启合作里程碑
在与会嘉宾的见证下,孙莹莹代表协会向黑龙江外国语学院经济管理学院授予“食品产业实践基地”牌匾,陈丽燕上台接牌。随后双方签署合作备忘录,明确在人才培养、技术研发、实习就业等领域的合作框架。授牌与签约仪式将活动推向高潮,现场掌声雷动,标志着校企合作迈入实质性阶段。
企业推介:产教融合赋能产业升级
在协会秘书长高婷婷主持的企业推介环节中,多家行业领军企业及机构代表登台发言,分享创新实践与合作愿景。
与会企业代表一致表示校企合作不仅是资源互补的纽带,更是驱动产业创新、服务区域经济的重要引擎。
互动问答 共绘合作蓝图
推介环节后现场师生围绕“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习岗位精准对接”等话题与协会及企业代表展开热烈讨论。针对学生提出的“如何平衡理论学习与产业实践”问题,孙莹莹指出:“校企合作的核心是双向赋能,学生既要在课堂夯实基础,更需在真实项目中锤炼技能,成为产业升级的生力军”。
以产教融合 育时代新人
据介绍,本次活动的成功举办不仅是校企双方深化合作的起点,更是服务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实践。其意义深远。一是人才培养模式革新:通过"理论+实践"双轮驱动,破解传统教育与企业需求脱节的痛点,为行业输送"即插即用"型人才;二是产业创新动力增强:校企联合攻关技术难题,加速科技成果转化,助力龙江食品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转型;三是区域经济协同发展:依托实践基地打造"校-企-政"联动生态圈,推动产业链、人才链、创新链深度融合,为东北振兴注入新动能。双方将以此次合作为契机持续拓展合作广度与深度,整合高校学科优势与企业实战资源,探索"订单式"人才培养路径;打造创新联合体:聚焦绿色食品、智能制造等领域,联合申报省级重点研发项目;服务乡村振兴:依托林下经济、特色农产品资源,开展技术扶贫与品牌孵化,助力县域经济提质增效。(通讯员:王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