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7日,第12届世界运动会(以下简称“成都世运会”)在成都世园会国际友谊馆落下帷幕。过去11天,来自世界各地的人们相聚蓉城,共同奏响了2025年全球体育的激昂乐章。成都体育学院以世运会筹办为契机,在场馆保障、竞赛组织、医疗保障、志愿服务、文化交流等方面担当作为,为圆满举办一届国际标准、中国风格、巴蜀韵味的体育盛会做出了成体贡献。
本届世运会,该校派出场馆中心负责人、项目竞赛组组长、领队教练、技术代表助理、反兴奋剂工作站站长、兴奋剂检测官、技术官员等17人,运动医学复合型医疗保障团队23人,场馆中心、信息技术、保卫等保障团队35人,志愿者领队教师14人、学生志愿者1081人共同保障世运会。同时,空手道、攀岩和轮滑项目中,学校共4名学生出战,斩获3金1银2铜2个第六名的好成绩。
作为本届世运会重要赛区之一,学校场馆中心承担飞盘(团队)、地掷球、潜水和救生4个大项的比赛,含7个分项、49个小项目,游泳馆“奇迹赛场”见证健儿们连破13项世界纪录。
一、全球首创!建立“国际世界运动协会运动项目研究与推广中心”
8月11日,“国际世界运动会协会运动项目研究与推广中心”揭牌仪式在成都体育学院举行,标志着在第12届世界运动会举办期间,成功构建了一个集全球视野、专业深度、文化传承及产学研融合于一体的综合性体育文化高地,为成都建设“世界赛事名城”贡献力量。这不仅是本届世运会的里程碑事件,更标志着中国在全球非奥项目发展中迈出了开创性一步。
“中心”将以国际世界运动会协会体育发展理念和世界多元体育文化融合为指引,以推动全球非奥林匹克运动项目发展为总目标,以开展国际体育文化交流、承办世界级体育赛事、推进运动项目教育创新为核心内容,并以此为全球体育工作者、运动员、教练员及体育爱好者构建一个融竞技展示、教育培训、文化体验为一体的国际体育文化交流平台。
二、赛场夺金!成体健儿书写青春传奇
该校健儿代表中国参加成都世运会,岩壁上如闪电般疾行,轮滑场似疾风般掠过,他们顽强拼搏、勇争一流,掀起一场“青春风暴”,展现了新时代大学生昂扬向上的精神面貌。共获得3金1银2铜2个第六名的优异成绩,铸造青春最耀眼的勋章。
其中,运动训练学院2023级运动训练专业龙见国获2金1铜;运动训练学院2024级运动训练专业朱思怡获1金1银;运动训练学院2025级运动训练专业张振海获1铜。
三、志愿荣光!“小青椒”用服务温暖世运
成都体育学院“小青椒”志愿者们再次用行动诠释了青春担当。在本次世运会中,志愿者领队教师14人带领1081名成体青年承担了全市规模最大、人数最多、服务场馆最多的志愿服务工作。他们顶着酷暑,奋战在成都体育学院的掷球/团队飞盘/救生/潜水、三岔湖水上项目、东部新区徒步定向、青龙湖射箭、高新武术力量举等九大场馆中心,以专业、热情、坚韧的姿态,圆满完成从赛前筹备、赛时服务到赛后收尾的全周期服务任务,用汗水续写“小青椒”的荣光篇章。
四、医者仁心!中医智慧守护运动梦想
成都体育学院附属体育医院运动医学复合型医疗保障团队23名“白衣使者”,带着中医“郑氏智慧”为救生、自由潜水、蹼泳、残疾人潜水、跑酷、健美操等项目提供全方位医疗保障。直接或间接保障中国体育代表团获得9金1银1铜,医疗团队用专业与温情默默守护着每一位运动员的安全与梦想。
当中国飞盘队首次亮相世运赛场,成体运动康复团队参与全程的康复体能保障。康复教研室的队医、康复治疗师、体能训练师组成的教师团队,带领康复本科生、研究生,运科本科生组成了15人的保障团队,三个月康复及体能保障的日夜守护,让“不可能”变为“可能”,这是医者仁心与体育精神的最美邂逅。
同时,体能训练中心的师生团队助力中国泰拳队获本届世运会2金1铜的好成绩。
五、匠心保障!“奇迹赛场”见证荣耀诞生
该校场馆中心承担飞盘(团队)、地掷球、潜水和救生4个大项比赛,后勤处党员干部带头守在一线,派出23名工作人员深度参与世运会保障工作,无惧高温“烤”验,日行万步,对各比赛场馆进行全面检查、细致调试,及时做好水质处理、草坪修剪、物资补给等,确保场地达到举办国际标准赛事的最佳状态,一流的场馆设施,为运动员提供了打破纪录的坚实保障,得到国际组织和各国运动员的一致好评。在游泳馆这一方“奇迹泳池”,我们见证了13个世界纪录的诞生。
赛事结束后,及时做好赛后场地恢复、维护工作。为确保世运会能源保障稳定、安全,提前和供电公司一道对供电高低压设施设备进行全面检修,做好电力设备预防性试验,协调完成场馆电力增容,统筹兼顾完成应急维修50余项,确保赛事水电气保障零事故,全力为世运会开辟安全可靠的供能“绿色通道”。
精彩纷呈的世运会还离不开清洁、卫生、美丽的校园环境,赛前早早对校园卫生环境和赛场及周边重点区域进行全面保洁、环境消杀,着重做好绿化景观维护、保养、氛围打造,全力以赴交上校园“至美”答卷。
后勤处持续服务在学校集训的国家飞盘、地掷球、台球、潜水、救生、滑水、攀岩、自由搏击、武术散打、腰旗橄榄球等十一支世运参赛队伍,为他们做好训练、住宿、饮食等全方面保障。做好宿舍房间科学分配、卫生消杀、床上用品采购及布置、日用品补给等,在持续超40℃的后厨灶台边,天不亮就开始烹饪安全、美味的菜品,确保参赛队伍住得暖心、吃得放心。保障十一支集训队,在此次比赛获得金牌22枚、银牌8枚、铜牌7枚。
从晨光熹微到星光点点,校园内到处都留下后勤人打磨细节、攻克难题的身影,他们以“零失误、高效率、高品质”为目标,用汗水筑牢赛事根基,以责任守护盛会初心。
信息技术保障10人在该校场馆中心以专业和担当筑牢防线,保障场馆各类工作会议、培训会等多媒体运行流畅、网络安全稳定、安防门禁严密。
保卫处2人参与场馆保卫工作,对赛事场馆进行全面安全隐患排查整改,确保消防、防雷等设施设备良好运行,为世运会成功举办提供安全稳定的环境。
六、教师 “天团”,专业铸魂,担当聚力
成体教师“天团”发挥重要作用,在各自岗位各司其职,为保障一场高水准世运会贡献“技术”力量。
他们分别是——救生、潜水场馆中心竞赛副主任陈宇与救生、潜水项目竞赛组组长张梦洋一起巡场;救生项目技术官员-裁判员蓝怡;空手道项目中国队带队教练李豪杰;世界运动会铁人两项技术代表助理杨飞;棒垒球、软式曲棍球、荷球三大项反兴奋剂工作站站长李增民;兴奋剂检测官潘越;徒步定向项目技术官员朱露;飞盘项目技术官员杨庆彬;武术散打项目技术官员——裁判员应磊、编排记录彭明昊、检录长陈杨、记录员陈爱蛟、计时员吴强;武术套路项目技术官员-编排记录长张浩;蹦床项目技术官员钟志伟。
他们以专业素养与热忱之心,为世运会的成功举办添砖加瓦,成为赛事背后坚实有力的保障力量。
汇聚成体人推动“二次创业”的磅礴伟力!第12届世界运动会已圆满闭幕,成都体育学院将带着世运盛会的荣光,继续深化国际合作,让“国际世界运动协会运动项目研究与推广中心”成为世界体育的新地标。产生一批标志性的成果,推动人才培养、服务社会、科学研究、文化传承创新、国际交流与合作再上新的台阶,为成都建设“世界赛事名城”贡献力量!(通讯员:欧阳晗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