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电大新闻 > 正文

上海电力大学在2025年第十四届上海市大学生工程实践与创新能力大赛获佳绩

2025-03-19 08:53:28 来源:未来网

2月28日至3月2日,由上海市教育委员会主办,上海大学、宝山区人才工作局、宝山区大场镇人民政府承办,第十四届上海市大学生工程实践与创新能力大赛暨2025年中国大学生工程实践与创新能力大赛选拔赛在上海大学宝山校区落下帷幕。

本次大赛以“交叉融合工程创新育新质,立德树人强国建设勇担当”为核心理念,旨在全方位提升大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创新设计能力以及团队协作能力,积极推动学科交叉融合,为新时代培养高素质工程技术人才。大赛共吸引上海市19所高校的227支队伍、826名学生踊跃报名参赛。上海电力大学有17支队伍64名学生参加现场比赛,5支队伍20名学生参加线上平台专项比赛,这22支参赛队伍首次涵盖了工创大赛的所有赛道赛项。

根据大赛组委会3月17日公布的获奖名单,上海电力大学已完赛的18支参赛队伍,经过多轮激烈角逐,共斩获特等奖2项,一等奖6项,二等奖10项,为历年来学校参加工创市赛参赛规模最大、获“特等奖”奖项最多的一次。

本次大赛内容丰富,涵盖了多个工程领域,设置了新能源车、“智能+”、虚拟仿真等三大赛道,9个赛项。从传统的机械制造到前沿的电子信息,从新兴的新能源到热门的人工智能,从实体参赛作品到虚拟仿真平台运营等,全面覆盖了当下工程技术的热点领域。在为期三天的赛程里,学校晋级参赛选手们充分展现出扎实的工程知识储备、创新思维以及高效的团队协作能力,各参赛队热情高涨,展现出极高的专业素养。

由工训中心冯巧波、王春亮老师指导,能机学院翁尹昕、陈远飞、王海硕、李俊超等四位同学组队的新能源车赛道温差能电动车赛项,充分结合绿色低碳可再生能源发电专业优势,参赛作品设计精巧,实现高效储能优化,在赛场上稳扎稳打顽强拼搏,以赛项总成绩第三名为学校摘得一项特等奖。

在虚拟仿真赛道工程场景数字化赛项中,由工训中心金一鸣、杨恩慧老师指导,能机学院颜冬、喻骏坤、石路璐、庞逸飞等四位同学组成的团队,结合自身扎实的能源与动力工程、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功底,全面融合我国“双碳”战略目标,凸显现阶段燃煤火电为我国能源电力转型的“压舱石”作用,将绿色低碳高效超临界燃煤火力发电生产技术流程,进行了具有鲜明特色的工程场景数字化展示,获得评审专家的一致好评,以总成绩第三名为学校摘得了另一项特等奖。

近年来,上海电力大学在教务处的具体业务指导和有力支持下,在联合党总支党建引领下,工训中心一方面积极发挥部门教师积极主动性,另一方面全面联合二级学院,积极发挥学校学科专业优势,加大宣传力度,充分挖掘潜力组队备赛参赛,为学生创造了参加高水平学科竞赛的机会,充分激发学生参与学科竞赛的兴趣和活力。在中国大学生工程实践与创新能力大赛的校赛、市赛、国赛等各级赛事上奋力拼搏,展现上电学子积极投身创新实践的风采,为学校争取荣耀。

上海市大学生工程实践与创新能力大赛作为上海市高等教育领域的重要赛事,已成为推动工程教育改革、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重要平台。大赛不仅为学生提供了展示自我的平台,更通过实践项目的锻炼,提升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通过激发学生对工程学科的探索精神和创新潜能,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工程人才,为培养出更多适应社会发展的高素质创新人才需求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与此同时,大赛也促进了高校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据介绍,未来,工训中心将在教务处、联合党总支的指导部署下,通过进一步聚焦工创大赛,继续秉持创新理念,培养更多适应新时代需求的高素质工程技术人才。(通讯员:樊丽达)

作者: 编辑:耿玥

中央新闻网站  专注青少年领域

版权所有:未来网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5108号 京ICP备17024435号-6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