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动态 > 正文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举办研究生学术三分钟演讲比赛

2025-11-04 13:35:41 来源:未来网

10月31日,由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党委研究生工作部主办、中兴通讯鼎力支持的第一届“中兴杯”研究生学术三分钟演讲比赛落幕。经初赛选拔,20位科研“尖兵”从50名候选人中脱颖而出,晋级决赛。他们用180秒精练表达让前沿成果“落地”,既实现自我突破,又带观众开启跨学科认知之旅。

180秒凝智:复杂科研变通俗

决赛现场,选手们各展所长,将硬核科研转化为大众语言。1号洪文以《芯片的“降温大师”》为题,用形象比喻拆解芯片散热技术,迅速点燃氛围;17号王曙君从“古老智慧”切入,解码针灸背后的科学原理,搭建传统医学与现代科学的桥梁;20号赵妍压轴登场,以《用算法“看见”深蓝之下》描绘算法在深海探测中的应用,为比赛画上句号。

备赛中,三分钟时限倒逼选手剥离晦涩术语,注入诸多巧思。11号闫浩浩为让非医学观众理解病毒机制与药物研发的关联,弃用病理术语,巧用类比、比喻与示意图;15号杨子涵邀请不同专业好友当“听众”,按反馈删改术语、更换比喻,最终实现无人机集群技术的“通俗转译”。这一过程,让选手完成从“专注研究”到“兼顾传播”的思维转变。

跨领域漫游,认知壁垒被消融

赛事也成为连接学术高塔与公众认知的桥梁。集成电路学部研究生王宇航表示,徐露露选手用“选苹果”的生活比喻,让自己读懂了企业创新的“核心壁垒逻辑”;青年教师张静认为,王秀程用“电磁波像回旋镖”的类比,让深奥电磁技术变易懂;理工科学生评委梁子腾则被13号选手的思政场馆解读打动,“首次明白思政工作者如何挖掘场馆的育人力量”。学科壁垒在共鸣中消融,更激发观众跨学科探索欲。

双维度赋能,成长方向更明晰

评审环节,学校通识教育中心齐欣强调,希望比赛唤起学生对演讲能力的训练,助力个人发展;中兴通讯李浩结合就业需求,寄语学生做“扎根者、突破者、使命者”,并指出“卓越表达与思维高度是职业发展关键”。

最终,比赛评选出一等奖3人、二等奖5人、优秀奖12人。此次赛事不仅为研究生搭建起展示与成长的舞台,更打通了从“技术硬实力”到“传播软实力”的转化通道。它帮助学生既能“坐冷板凳”搞研究,又能“站大舞台”做科普,为学校深化研究生教育改革、培养创新型人才积累经验。据介绍,未来,西电将继续搭建多元平台,鼓励学生“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把科普种子播进公众心田”,在科研创新与学术传播的双向赋能中,培养更多适应时代需求的高素质人才。(通讯员:高宇星张雨萌)

作者: 编辑:耿玥

版权所有:未来网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25711号 京ICP备17024435号-6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