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社会实践 > 正文

​河南理工大学社会实践团:走进乡村大地 感悟精神力量

2025-07-23 13:59:43 来源:未来网

“这一路走来,近距离接触历史故事和先进人物事迹,最大的感受就是,乡村大地处处充满了滚烫的热血和坚定的信仰。这种精神将继续推动我不断前行,为乡村、为社会,持续不断贡献青春力量。”河南理工大学“团结筑梦行,振兴张村情”实践团队长汤柯动情地说。

实践团立足探寻英雄精神和榜样力量,7月6日至18日,团队先后前往南阳市邓州市张村镇、焦作市博爱县张武村等地,实地感悟英雄和模范事迹背后的赤诚初心与担当精神。

步入张村镇程营村武文斌纪念馆,“铁军之星”四个苍劲有力的大字吸引了实践队员的目光,仿佛在静静诉说着一段热血荣光的岁月。在纪念馆负责人的带领下,队员步入展厅深处。武文斌生前使用过的迷彩背包、穿过的军装静静陈列,与入口处的铜像相互呼应,让大家仿佛看到了那个英姿飒爽、冲锋在前的年轻战士就在眼前。

实践团成员深刻领悟了“铁军精神”的内涵,更让大家明确了青年在基层实践中的责任。团队成员将继续前进探寻张村镇红色故事,让英雄精神在乡村振兴的实践中持续传递。

在杨楼村红军井旁,实践队员驻足瞻仰。该井是红军战士杨敬九,目睹乡亲吃水困难,出资所挖。因他是老红军,村民将此井命名为“红军井”。红军井纪念碑正面镌刻“红军井”三个红色大字,背面碑文记载了杨敬九出资挖井的事迹。通过学习老红军的故事,传承他们不屈不挠、无私奉献的精神,实践队员深受鼓励,表示要奋发学习,淬炼本领,用真才实学为祖国的发展贡献力量 。

“河南好人”李琴的丫丫小院,是河南省“美丽庭院”。在这里,李琴用20年的光阴书写孝悌传奇,用自己的肩膀,为父亲撑起了一片天,用行动诠释了“有爸在,才有家”的孝悌精神。实践队员走进丫丫小院,便被这里的温馨与整洁所打动。听着李琴讲述照顾父亲的点滴,队员们深受触动。这份坚守,是对中华传统美德的生动践行。实践队员们表示,会把李琴的故事讲给更多人听,让人们感受到这份孝悌的力量,传承这份动人的家风。

“每到一处,都是一次与“精神坐标”的对话。通过探寻乡村中的英雄和榜样,让大学生在与先进典型人物和事迹中接受精神洗礼,必定会对他们的内心产生触动,也必将激励他们在乡村振兴的征途中,不断‘向光而行’,书写属于自己无悔的青春。”指导老师胡华伟说。(通讯员:於鑫岁守信)

作者: 编辑:瞿凯侠

中央新闻网站  专注青少年领域

版权所有:未来网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5108号 京ICP备17024435号-6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