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长征记忆穿越时空,当抗战精神照进青春课堂,一堂有温度、有深度、有力度的思政大课9月25日晚在中央财经大学沙河校区千人讲堂震撼开讲。校内外领导嘉宾与500余名师生代表跨越“长征、抗战、阅兵”的时光维度,在触摸历史温度、聆听时代故事、唱响爱国旋律中,让蓬勃青春与家国情怀同频共振,让红色文化、抗战精神、奋进意志在青年学生心中落地生根。
观展忆史:老照片里重温长征“初心”
“这张红军在哈达铺休整的照片,背后藏着北上决策的关键转折!”随着哈达铺红军长征纪念馆“五好讲解员”王亚丽的生动讲解,中央财经大学党委副书记杨莹,昌平区教委副主任王婷婷,甘肃省宕昌县副县长杨武,江西省于都县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共同为《红军长征在哈达铺》主题展览揭幕。师生驻足历史图片前,沉浸式走近红军长征在哈达铺“加油站”的峥嵘岁月,在“看得见、摸得着”的历史中读懂长征精神的厚重内涵。
同时,11位同学在200多名报名者中脱颖而出,成为专题展览的讲解员,他们中有在宕昌支教刚刚回到校园的西部计划志愿者,有刚刚考到中央财经大学的宕昌籍学生,有对长征精神充满浓厚学习热情的同学……接下来他们将以青春的声音,在校园内讲述这段红色历史。昌平区沙河镇副镇长李隽、宕昌县哈达铺镇镇长杨鹏飞为学生讲解团队颁发聘书,鼓励青年学生们加入红色文化传播的队伍,用声音传递长征精神。
声入人心:主题宣讲中点燃担当“火种”
没有枯燥的理论说教,只有直抵人心的真情传递、真理启迪。这堂思政课以“初心篇·回望来时路”“使命篇·铸钢铁脊梁”“奋进篇·扛时代担当”为脉络,用故事讲述、诗歌朗诵、情景演绎等青年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让伟大抗战精神与长征精神入脑入心。
“长征路上,不知道有多少母亲,为远行的儿女点亮一盏灯,也不知道有多少儿女再也没有机会,见到灯光里的母亲……”来自万里长征出发地——江西赣州于都县的“长征之源”宣讲团以“永远的长征”为主题,通过《最后的家书》等6个感人故事,以时空对话再现革命先辈的赤子之心,真挚的情感、生动的演绎让在场师生频频动容。
红军长征“加油站”——哈达铺红军长征纪念馆讲解员代表朗诵《七律·长征》,“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的豪迈诗句响彻讲堂,字句铿锵间唤醒全场对长征风骨的缅怀,长征精神在诗词的共鸣中愈发鲜活。
“危机就在眼前!险情急如星火,行动分秒必争!我看到有人步履蹒跚却不肯停下。”“6个月时间、东西华表96米、128步、1分06秒,排山倒海之势,一往无前,势不可挡!”武警北京总队某单位战士石京磊、金江涛,动情讲述抢险救灾的“生死时速”与阅兵训练的“毫米坚守”,用鲜活事迹诠释“把一切献给党和人民”的使命担当。
“一边是上升期的事业,一边是苦累训练。怎么选?我选择‘若有战召必回’,我选择坚守经世济民的初心”。中央财经大学2022届毕业生、退役大学生士兵、九三受阅校友唐烁的分享充满青春力量,从校园到军营,从女民兵方阵的汗水到“为人民服务”的誓言,身体力行传递出中财大学子的报国初心。
服务保障纪念大会专项活动的合唱团学生代表龙坤回忆九三阅兵的合唱经历时,眼里满是自豪,“广场之上,是90名意气风发的中财大学子和3000名首都青年,旋律背后,是一个民族浴火重生的峥嵘岁月。”志愿服务队学生代表刘姝言从抗战烈士高祖父的故事讲起,将纪念大会引导服务的点滴娓娓道来,发出了“以微光聚星河,让属于中财大青年的光谱,在新时代征程里愈发璀璨”的青春强音。
青音嘹亮:红歌激昂青春“力量”
“五星红旗迎风飘扬,胜利歌声多么响亮……”全场师生挥舞国旗,齐声唱响《歌唱祖国》,激昂旋律将思政大课推向高潮,财经报国的种子也在每位学生心中深深扎根。
“这堂思政课不是‘听故事’,而是‘沉浸式’感受红色文化的力量!伟大抗战精神不仅是烽火岁月的坚守,更是和平年代的担当,蕴含在历史的车轮里,体现在当代英雄的行动中,也应当熔铸于我们日常的学习生活里。”“未来要以理想为帆、实干为桨,争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课后,同学们的心声,正是这堂思政课的最好回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