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理工新闻 > 正文

武汉理工大学5项成果获国家科技奖

2024-06-25 08:56:18 来源:未来网

  6月24日上午,2023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备受瞩目的2023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评选结果揭晓。武汉理工大学5项成果获奖,其中作为第一完成单位获奖项目为3项,创历史新高。

  

  由材料复合新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赵文俞教授主持完成的项目“磁致增强热电性能新方法与热电磁耦合新效应”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该项目在国际上率先提出了磁致增强热电性能新方法的原创思想并得到了实验证明,发现了在纳米尺度上调控电子输运的电子库效应和电子多重散射效应,开创了热电与磁交叉创新和热电磁能源转换新材料及变革性技术研究的新方向。

  由材料复合新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潘牧教授主持完成的项目“低铂、高效燃料电池膜电极组件工程化成套制备技术及应用”荣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该项目历时20年,突破了CCM型膜电极制备、水/气传质以及超薄组件封装等难题,实现了我国CCM型膜电极零的突破,并成功进行了成果转化,摆脱了对国外膜电极产品的依赖,实现了对国际垄断国家的反向输出,推动了我国燃料电池产业化进程。

  由硅酸盐建筑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王发洲教授主持完成的项目“高铁相抗蚀胶凝材料设计/制备技术及严苛环境工程应用开发”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该项目创建了高铁相高抗蚀胶凝材料体系,突破了硅酸盐水泥组成与性能设计局限,发明了高铁相胶凝材料制备技术及性能调控方法,在水泥生产线以及核电、海工、水利、国防等一批典型严苛环境重点重大工程规模应用,创造了显著经济社会效益。

  此外,由硅酸盐建筑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王静研究员参与完成的项目“高世代TFT-LCD超薄浮法玻璃基板关键技术与装备”荣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硅酸盐建筑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丁庆军教授参与完成的项目“严酷服役条件下结构混凝土长寿命设计与多维性能提升关键技术”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据介绍,近年来,该校围绕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开展前瞻性、针对性、储备性研究,加大科技创新改革力度,形成了系列标志性的科技成果。学校将坚持“四个面向”,持续提升科技创新能力,为支撑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贡献理工力量。(通讯员:李亭亭)

作者: 编辑:高富灿

中央新闻网站  专注青少年领域

版权所有:未来网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5108号 京ICP备17024435号-6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